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案设计(I)课程标准: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2、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3、能设计不用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4、尊重证据。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科学知识: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学习成果:估计同学能够:●观察不同肥力的土壤●探究蚯蚓对改善土壤的作用●了解表层土是怎样形成的●讨论动植物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制作肥料带学习成果评价概念进展层次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层次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层次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探究能力:层次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层次2: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层次3: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学材料:小铲、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植物喜爱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知道吗?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日一激发兴趣明确讨论内容起来讨论板书课题探究和调查1、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会发觉什么?2、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3、引导猜想: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老师出示树上的图并用投影仪打出来。组织同学讨论、汇报。5、老师小结形成过程。6、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过程吗?7、我们可以怎么做?8、解释:腐殖质9、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10、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1、你们想用什么动物?为什么?12、应该如何观察?引导发觉土壤有肥沃和不肥沃的差异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回顾和解释提制作肥料袋的要求:能长期观察并记录。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教后记: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表格式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肥沃的土壤课型实验第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过程与方法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观察、实验、教具学具小铲子、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皮、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使用教材构想对植物而言,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对同学而言,腐殖质的形成原因是他们最关怀的问题。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同学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促使同学更加深化地认识土壤。设计意图认识腐殖质是土壤中的主要营养,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师生双边互向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图片):认真观察这些土壤,你有什么发觉?(揭示课题)2、同学分组观察、讨论。汇报沟通(引导同学从颜色、湿度等方面进行沟通)。3、讲解:不同土层中的土壤颜色是不同的,(结合图片)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就中的养分就少多了,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低层。二、探究新知1、提问:还记得上节课在校园里观察土壤时看到的情况吗?被落叶覆盖着的土壤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没有被落叶覆盖的土壤又是什么样的呢?2、同学讨论汇报。3、谈话: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同学作出假设,推测原因。出示一组落叶在土壤表面腐烂、分解的图片,同学分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落叶落到土壤表面后,会逐渐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我们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