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二、目标预设:(一)过程与方法: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推断。(二)科学知识:3、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4、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教学过程:一、导入1、沟通谈话:同学们喜爱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常常常做哪些体育运动。那么我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当同学提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的时候,追问同学:你知道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吗?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是最明显的。那你有没有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测量我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板书课题)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1、沟通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我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来讨论讨论。(同学讨论,老师指导)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诉大家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同学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法:用手摸心跳或脉搏)3、有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际测量了。首先我们来测心跳,你们可以采纳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法。你先估量一下我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这样,为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我来计时,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1分钟实测)4、用同样的方法测呼吸。(提醒同学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5、沟通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别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6、刚才我们测量的是在宁静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那么在参加运动后,我们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样,让我们先来做做运动,然后再实际测量一下吧,要求:运动之后先测量心跳的次数。(做1分钟运动,记录心跳的次数)7、刚才大家在做运动的时候都很卖力气,测量时也很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优美的录像休息一下吧,不过可是有条件的:在看完录像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测量一次心跳的次数。(同学看录像——继续测量心跳的次数,并记录)8、刚才我们测量了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的次数,那么我们的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会有变化吗?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测量测量吧!(与1、2的方法相同,测量并记录)三、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解释1、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收集到了“宁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一会儿后”的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的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仅仅观察统计表中收集数据是不够的,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借助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更加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帮助了(出示统计图,初步讲一下统计图的构成),你能像科学家们那样选择用其中一种统计图的形式,将你测量到的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三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吗?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在做好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同学制图,讨论,小组内沟通)2、同学汇报,老师对同学的汇报进行引导,使同学的发觉从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向规律性解释进展。四、延伸通过本课的讨论,我们发觉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讨论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上《照相机和眼睛》word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尝试制作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