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四群”教育活动半年总结**街道开展“四群”教育实现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半年总结报告自去年12月启动“四群”教育工作以来,**街道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紧紧围绕“群众观念有新增强、机关作风有新转变、维护群众权益有新举措、解决信访问题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这一总体要求,切实采取干部住村联户、部门挂点联户、工作调研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方式,认真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街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组、深入联系群众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保证“四群”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坚持“学、查、改、促”,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调研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促进。目前,整个教育活动正紧张有序地推进。现将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在建立保障机制上下功夫。街道党工委对“四群”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主任、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和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在党办,采取科级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制度,街道14名科级以上领导分别挂钩联系7个社区20户群众,保证每个社区至少有2名科级领导;50名干部职工分别挂钩联系42个村小组20户群众;建立《民情联系卡》2180张,建立《民情登记卡》1280套,做到村村有人管、村村有人问,为“四群”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1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收集群众意愿,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既锻炼了思想作风,体察了群众疾苦,又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自“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共有干部职工深入到基层一线310人次,走访慰问群众810人次,发放慰问金12.52万元,均住村3次以上。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36件,收集意见建议68条,解决实际问题27个。第1页共4页(四)强化调研联户,着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按照“五访五问五求”(访贫困户,问贫困原因,求解困之策;访致富户,问致富经验,求致富之策;访上访户,问上访事由,求化解之策;访党员户,问带头作用,求模范之策;访村干部户,问履职情况,求为民之策)要求,我街道切实把“四群”教育工作与护林防火、移民工作、春耕生产、抗旱救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务、安全维稳、农转城等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春耕生产、抗旱救灾、项目建设等一线调研,撰写心得体会、民情报告和调研文章,帮助群众想办法、找途径增收致富,并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核桃、马铃薯种植等产业,为推动街道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五)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实行重点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领导包案制。针对当前我街道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的实际(主要表现在移民搬迁方面),为妥善处臵群众诉求和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3人员进行定点定人专人负责,以保障人蓄饮水。辖区22座水库、坝塘按照要求制定“一库一策、一塘一策、一点一策”措施,确定行政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及技术责任人。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拉、截等多种增蓄水措施,千方百计引水入塘入库入窖,积极增加抗旱水源,增加库塘蓄水,最大限度减少输水损失,提高工程供水能力,努力满足群众人畜饮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各方面用水需求,对暂时无法通过工程性措施解决或找不到水源点的村组,办事处通过送水服务队组织拉水、送水,拨付抗旱经费等形式,及时解决群众用水困难。据统计,截止目前,共出动机动运水车辆22辆,为群众拉水送水达2000余车次。全面抓好水利设施建设,扭转供水保障能力较低的被动局面。办事处紧急下拨抗旱保民生经费共计112.315万元。其中包括抗旱经费,小水窖拉水、送水经费,抽水站变压器安装经费,投入抗旱工程措施经费等,新建临时取水点13个、修补水池9座。第2页共4页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水型农业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和群众把资金和土地投入到绿化苗木、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上来,今年,我街道共种植核桃6400亩、3200亩彩色马铃薯、350亩花椒,为推动街道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二是为民服务体系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