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工作制度的定义医院中药房工作制度1、中药房应有处方医生的签名留样,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2、药剂人员需熟悉调剂操作规程、熟记斗谱,掌握药物炮制技术、配伍禁忌,能鉴别药材、饮片的真伪优劣。3、保证配方药材的质量,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细心,准确。4、调配前,认真审查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法用量、配制禁忌等,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及时联系处方医生咨询;处方中如有缺药,应征求处方医师的意见,并签字更改后方可配方,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5、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中药品名称顺序逐味、逐剂调配。配方时要按方取量。一方多剂时,分包要准确。6、调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并向患者交代清楚。处方中凡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给炮制药。煎药时按要求煎煮,以保证药效。7、药剂人员应认真复核,查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现象,无误后签名、包装。发药时应认真执行“四查十对”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忌讳,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8、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中药毒性药品应有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方调配,建立专门账册,处方单独保存2年备查。9、贵重药品需专人负责,逐方销存,并定期检查销存情况。10、中药处方的限量一般不超过1周,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第1页共12页11、药品应分类存放,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时标签随即更改。新增药品及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有关科室。12、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以避免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并定期检查饮片有无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并妥善处理、记录。13、药房及窗口应保持清洁,常用物品固定位置存放。14、遵守劳动纪律、讲究仪表、着装整洁大方、态度和蔼、使用文明用语;工作人员不得与病人发生争吵,如有争议,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映。工作时应安静,室内禁止吸烟、闲谈,一切闲杂人员均不得进入调剂室,严禁陪班,以保证安全。15、中药房的设施,用时应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定期进行卫生清理。经常检查水电,做好防火、防盗安全工作。医院中药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规定,制度我院中药质量管理制度。一、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采购计划,经科主任批准后执行。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3、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后方可入库。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以示负责。4、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6、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二、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第2页共12页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2、验收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三、中药饮片贮存管理制度1、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有特殊贮存要求的中药饮片按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2、应定期对库存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