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近年来陕西煤矿发展状况及趋势1.1煤矿发展状况2001年是陕西煤矿治理整顿最关键的开始之年,也是力度最大的一年,一年内全省煤矿由2000年的2800多处减少到1094处,减少了1700多处。从2001年开始,到20XX年初,煤矿数量从1094处减少到567处,共减少了527处;产量由5246万t增加到51500万t,净增9.82倍;百万吨死亡率连续10年大幅下降,20XX年为0.1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0.255);安全形势呈现出平稳向好态势,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贡献。1.2煤矿发展趋势陕西煤矿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新建矿井、技术改造、产能升级、资源整合、企业重组等形式来实现。实际上,企业重组只是集团化的模式,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来考虑,其它形式均可以统一看做是煤矿建设项目。自2008年陕西强制推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以来,全省首轮整合共有502处煤矿参与(其中17处转第二轮整合),形成矿井300处,176处煤矿参与第二轮资源整合,形成矿井97处。根据20XX年初统计:120万t/a及以上矿井有122处(其中59处为建设矿井),数量占21.52%,产能占74.41%;建设项目产能占全省煤炭总产能的50.76%;数量占全省煤矿数量的52.56%(见图3);建设项目是陕西煤矿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大型矿井是当前煤矿建设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陕西年产120万t以上大型矿井产量已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74%以上。煤矿的发展呈现出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高度集中、矿井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国有煤矿企业做强做大的趋势,国有煤矿产能已经占有全省的六成以上。2煤矿发展存在的问题前几年,煤矿的迅速发展,给陕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也十分严重。2.1矿井建设周期资源开发及煤矿安全技术矿井建设周期与投资回报的矛盾:矿井建设周期长与业主第1页共5页急需投资要求得到最大回报的矛盾造成违规建设和违规开采现象比较突出,违规建设和开采几乎成了潜规则。①新建项目违背基本建设程序,手续不齐全,开工建设,甚至已经进行生产之实。尤其是大型矿井,基本都是在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未批先建的。截止20XX年初统计陕西新建煤矿45处,全部为大型矿井,25处矿井仍然手续不全开工建设或生产;②部分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麻痹大意、忽视安全,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出现迟报、瞒报。如20XX年5月14日,榆阳区中煤大海则煤矿一号副立井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溜灰管脱落事故,造成13人死亡,16人受伤。20XX年10月1日,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瞒报伤亡事故,2死3伤。煤炭资源开发及过度开发的矛盾:煤炭资源开发曾经带来丰厚利润,无形中造成了煤炭资源过度开发。比如陕西在实施煤矿发展过程中,对现有煤炭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和扩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地方政府为了区域经济发展,却使一些没有从事过煤矿建设的行业纷纷进入,如石油、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等等,就连陕煤化集团公司也与上述行业一样在未取得核准手续情况下,已经开工建设,部分煤矿已经具备生产的条件。开采力度、机械化水平提升与煤矿安全技术装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矛盾:随着煤矿规模加大,开采集中度加强,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的趋势,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装备和大量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实际上,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非国有制煤矿安全技术装备跟不上,管理复杂,而且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且人员流动性很大。2.2煤炭执法绿色发展及经营状况执法理念与执法行为之间的矛盾:对煤矿建设项目,尤其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国有大型矿井,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一般采取的是“堵”的做法,即按查手续、停止建设、罚款的程序进行。责令其停止建设,实际上是对国有资产的不负责任,是对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阻碍;逃避规避其行为,则会失去了执法的威严。安全执法走走看看,说说就走的现象依然存在。煤炭资源分布赋存条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矛盾:陕南的煤炭资源条件最差,多以发热量很低的石煤形式零星分布,煤层薄且急第2页共5页倾斜,仍然主要靠落后的爆破和人力开采,劳动强度大,安全保障差,回采率低,巷道及工作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