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完全市场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煤矿围绕“精准、精实、精益化,创新、创效、创一流”的工作思路,转变理念,真抓实干,建成体系完善、基础坚实、运转有序的完全市场化管理体系。现将工作推进汇报如下:一、重塑架构,市场化建设实现从内部向完全升级(一)强化宣传厚植理念,优化措施压实责任。以巡回宣讲、精准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市场化经营理念、建设做法,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强化推进措施,制定实施配档表,细化160项推进内容和67项重点工作,执行“计划—实施—评价—验收—考核”闭环机制,保障项目实施进度。(二)建立健全管理架构,细化标准从严考核。搭建5级市场、6项经营机制、4种运作模式的“564”管理架构,建立“主要领导统筹协调、分管副职盯住靠上、业务科室督导考核、全体员工积极融入”的组织保障体系。实施周例会分析、月考核兑现,划分专业、基层区队、要素市场、班组四个板块进行综合考评,有效保障了工作全面推进。(三)科学划小核算单元,实施多种模式经营。将全矿15个基层单位划分为132个核算单元,分类实施多种经营模式,其中承包经营37个、承责经营28个、岗位货币化23个,机关科室采用绩效考核,实现了多模式、精细化经营,各种方式更加适应实际,易于职工接受,市场化运作更加简洁高效。如选煤中心重介西路运输系统12条皮带,岗位地点远、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实行竞聘承责经营后,班组可自主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岗位人员由9人减为6人,班组劳动工效提高35%,人均收入提高1800元。二、重点突破,关键要素实现市场化高效运作(一)突出专业线市场建设,实现专业自治经营。划分采煤、掘进、后勤等六条专业线,对专业线实行授权经营、契约管理,充分授予专业内管理人员的选用调整建议及考核权、对区队及项目部的结算分配权、线内人力资源管理权和设备物资调配权,签订承包经营协议。对专业线采取“工程总承包、月度预结算、完工总结算”的方式,重点考核安全、任务、质量、第1页共3页成本等指标完成情况,与经营者薪金挂钩进行绩效考核。专业线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制定专业激励考核政策,对权属单位及项目部实行承包、承责经营,组织线内富余人员参与工程竞拍。通过压实专业线经营者责任,突出自主管理,激发管理潜能,有效增强专业推动作用,变行政式管理为契约式管理,实现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克服了长期存在重生产轻经营的弊端。实行专业线管理以来,分管领导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原煤专业重点强化人员管理,对辅助人员和其他富余人员进行专业内人员流动或参与工程竞拍,实现专业内人员流动361人次,实现劳动力转换用工4105工;掘进专业创新采用巷道分段承包机制,依据巷道地质变化、施工难度划分为不同标段测定单价、明确工期、分段承包承责,有效提升了掘进综合单进水平。其中,掘进二区承包的2309工作面轨顺东,4月份单进320米,单进水平进一步提升。(二)建立煤质市场索赔机制,实现有效计量考核。建立煤流杂物责任追溯和认定考核机制,对煤流系统大块矸石和杂物,制定索赔价格3类56项,从原煤生产、运输提升、洗选发运层层倒追责任单位,严格考核兑现,1-5月份索赔交易17.6万元。创新计量结算方式,实施“有效煤”计量,通过现场测量煤厚变化和断层揭露情况,核算有效煤量,考核矸石量,实施单价动态调整,有效促进现场精采细采。1-5月份,同比少出矸石9.1万吨,降低成本费用246万元。(三)打造物资供应链条,实现智能化配送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物资管理,实现了计划、采购、配送、考核、分析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行物流配送网络化传输,实行物料二维码管理,实现网络实时管控,减少了现场单据交接,实现了井上下一体化物流配送,有效提升配送效率40%。深入开展材料单耗对标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单耗。1-5月份单耗对标品种扩大到20类,平均单耗同比降低1.4%。(四)突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人员流动管理。将优势资源、富余人员纳入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纳入人员组建项目部参与工程市场竞拍,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和工作效率。目前第2页共3页流入311人,实现劳动力转换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