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演讲:我为安全发展献一计我为安全发展献一计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固然重要。但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实在煤矿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抓好煤矿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这里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全面建设是基础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运用职工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职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管理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加大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各种原因引发的事故。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对营造煤矿安全氛围,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升煤矿形象,现场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控制和尘、毒、烟三防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张贴安全标语;悬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安全标志;制作事故警示牌等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采取举办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组织事故报告会、安全文艺活动、事故祭日、安全贺年活动;实施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晚会、一幅标语、一块墙报);青年职工的六个一工程(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警句、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笔安全经费)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深入第1页共4页开展煤矿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二、以人为本是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理念是创建煤矿安全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煤矿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点打击的战术手段,全歼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才能有效发挥安全文化的整体效益。因此,应着眼与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健全和优化进入、退出机制,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劣的职工予以及时退出,优胜劣汰。围绕提升安全理念、职工素质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断强化人本建设。如在职工中实行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制度,由班(组)长、安检员和验收员三人负责,做到一天一考核,一天一打分,一天一公布,并与当日的计件工资挂钩。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形式多样化、效果跟踪化,最终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化。坚持理念先导。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但为什么还存在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呢。关键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少数煤矿管理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安全管理的行为导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任务、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hellip;hellip;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就是竹篮打水。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如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交心谈心等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并真诚邀请职工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三、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障塑造煤矿安全文化是一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