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晶体材料研究所材料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430105)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材料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3、掌握一门外国语。二、研究方向1、材料设计与新材料探索2、材料的组成、结构、缺陷与性能3、人工晶体4、低维功能材料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五、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26学分,其中必修22学分,选修4学分。六、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情况表)(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3学分;(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数学(工程硕士必修):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学位课2门,6学分。(三)专业技术类课程1、前沿讲座2学分(1)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材料科学国内外研究动态系列讲座,文献讲座,新技术、新材料与新成果介绍等。前沿讲座可由硕士生做专题综述或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家所做的学科前沿系列报告。(2)硕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0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次。主讲者要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够反映所研究领域进展的新态势。2、专业实践(应届生6学分,其他4学分)(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2)依托研究生实践基地,切实为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软硬件保障。(3)专业学位研究生入校后就可进入专业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出专业实践计划,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由校内外导师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四)选修及其他课程选修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4学分。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六、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