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下《主题2生活因爱更漂亮》word教学设计pujinfei生活因爱更美丽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课程主要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育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同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讨论社会。所以,教学必须采纳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进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主题活动二“生活因爱更漂亮”。设计意图: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观察,了解身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国家和社会为方便老弱病残者生活所付出的努力,进而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同时利用身边的感人故事来激发同学对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爱,并激励同学用实际行动为身边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献上自己的爱心并将自己的爱心永远传递下去。教学目标:(一)知识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二)能力调查、了解社会人们对老人和残障人群关怀的事例。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怀和帮助。激发同学的爱心,使他们同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1、活动准备:1、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幻灯1:课题“生活因爱更漂亮”)1、提问:同学们,世界上的东西总是越分越少,可有一样东西,它却总是越分越多,有同学知道是什么东西吗?2、用哑语手势向同学表达“我爱你们”,(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引出社会上这些特别的、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3、先后出示幻灯2、3、4、5:幻灯2:因年老而孤独无助的老人;幻灯3:因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幻灯4:因疾病而痛苦挣扎者;幻灯5:因残疾而生活艰难者。在老师的解说下观看这些图片,说说自己看到这些人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感想。(激发同学的同情心,从心灵深处唤起他们对老弱病残的关爱。)4、出示幻灯6:让同学说说,途中的人们,需要得到什么?(我们需要爱呀)引入实践活动一:“爱心大搜查”。“不是生活中没有爱,而是缺少能够发觉爱的眼睛。只要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觉--生活中关爱无处不在。”二、实践活动一:“爱心大搜查”(出示幻灯7)(一)“爱在哪里?”1、用你这双爱的眼睛去观察,看看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先提示同学看课本中的图片幻灯8~15,再引导同学从自己身边寻找)2、同桌沟通后,互相谈谈爱的感受。(二)“看谁知道得多”幻灯161、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生活,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服务机构和设施,你知道哪些?(根据提示说一说)2、幻灯17:让同学了解一些公益设施的图标。幻灯18(对同学上面说的做一补充,从中体验和感悟社会对这些人的关爱。)“有了这些机构、设施和爱心活动,就像盲人有了明亮的眼睛,聋哑人有了灵敏的耳朵,老年人有了结实的拐杖……让他们的人生每迈出一步都觉得很踏实”。可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考虑的是多么的周全。(列举出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三、(幻灯19~21)这是我们的心意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多么的富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点点付出,却能托起许多人的梦想和希望。用爱心为他人点燃希望,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让同学感受社会爱心人士对需要关爱的人们的心意)。幻灯22了解一些与爱相关的节日。四、(幻灯23)实践活动2:“爱心建议”1、用你这双爱的眼睛去发觉,周围还缺少哪些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机构、公益设施、举办的公益活动,请给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建议。2、小组沟通后,推选代表发言。3、幻灯24老师建议:各公共车站应为残疾人提供残疾人卫生间、盲人电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