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过程:到花园里面挖土,在实际的环境里观察土壤;会鉴别三种不同的土壤过程中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用自己可能的方式认识更多的土壤里的各种颗粒;2、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沟通自己的观察结果;知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知道土壤和动植物的密切关系;3、重点:让孩子们亲近土壤;认识到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在黑板上写“土壤”。说明今日的讨论对象。2、组织同学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讨论土壤的哪些问题?3、同学提出自己想讨论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二)、提出问题,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觉什么:老师谈话:要讨论土壤,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觉些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让同学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觉什么?要求同学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同学的根据就是同学已有的经验。(三)、同学课前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同学观察土壤并发觉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1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2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的颜色3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4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5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同学和同伴沟通自己的观察收获。和同伴沟通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沟通内容,同学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四)、实施探究,观察土壤的样品观察土壤,做好观察土壤的记录,将同学分成4人一组,讨论土壤里有什么,再把土壤里的东西分分类。每组同学都观察三种土,将它的一半倒在白纸上。鼓舞同学用搅拌器将土壤摊开,然后用手持放大镜观察,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人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在记录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提示。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让同学小组商量一下:刚才你们发觉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举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觉告诉大家。(五)、进展沟通,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想讨论的土壤问题1、老师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讨论关于土壤的什么新的问题吗?2、将同学的回答——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标到班级土壤资源角的“关于土壤的问题”的白纸上。3、对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让同学先给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问题可以当场完成讨论任务。(六)、沟通讨论过程中的发觉的教学环节:生:我发觉把黑色的泥土用水蘸一下之后,放在火上烧一会儿,泥土的颜色就变了。师:变成什么颜色了?生:变成灰色的了。师:黑色的土一烧就变成灰色的了。同组的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请补充!生:黑色的土烧过以后也变硬了。生:刚才我拿了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放在旁边;然后,又拿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发觉第一次弄的土比第二种粘。(七)、拓展创新1、今日,我们一起讨论了《土壤里有什么》,通过讨论,我们发觉了土壤里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里面有许多秘密呢!2、总结:现在大家的头脑里又产生了许多小问号,说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且对我们周围的土壤世界非常关怀。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带着问题去讨论事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觉,课外,你们可以去自由讨论下其中的一两个小问题,行吗?板书:植物、动物土壤动、植物遗留物、杂物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同学知道了土壤不是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空气、水、沙、黏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同意合作沟通,老师要多鼓舞,多启发。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