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解读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格局:要重视家庭微观环境2011年05月27日08:55:59来源:半月谈【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半月谈杂志社主办的2011年中国社会建设创新论坛,汇集了众多知名专家的深刻思考和地方政府的生动实践。本期继续刊发论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一个完整的社会,除了政府、市场,还有第三个板块,就是社会组织。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直机关侨联主席):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府和企业实现了基本的分开,或者说政府和市场按照各自运作的范围和特点进行了区别,但是社会并不是简单地由政府和市场两大板块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除了政府、市场,还有第三个板块,就是社会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要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进行探索、在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索,还要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进行探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务。现在社会管理的基础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组织方式也应该跟以前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不一样了。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管理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有什么不同?在计划经济下,社会动员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中央一声令下,全党全民上下都行动起来,从中央到省到县到乡镇到每个人,基本上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分解出了不同的阶层、群体,阶层和阶层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利益不一致,社会管理的基础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组织方式也应该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认为不但要政企分开,而且要政社分开,社会这块要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权力机关(主要是全国人大)制定规则,政府执行规则。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要学会妥协,学会沟通。只有形成这样一种体制,才是真正的管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基层抓起,从社区起步。王金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基层抓起,从社区起步。第一,随着单位体制的打破,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汇集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因此也应是我们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第二,我们都生活在社区,不是在城市社区就是在农村社区,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在社区的基础上参与社会创新和管理。我们都有深刻体会,搞得好的社区,服务和管理跟得上,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是特殊群体能得到较好的照顾。第三,创新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我觉得要坚持两个重大的原则:一是坚持培育和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过去的社区管理主要是政府,居委会虽然是自治组织,但实际上是政府的影子。在新形势下,要更多地发挥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的作用。二是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要把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向社区倾斜,让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王建鸣(湖北黄石市委书记):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怎样把基层的作用发挥好,这是黄石市委、市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首先,我们提出了“多向基层放权,多树基层威信,多为基层减负,多给基层财政倾斜”的四多原则,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第二,加强新型基层组织建设,比如在农村基层的合作组织、产业协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建立党组织。第三,选聘一批大学生到基层任职,充实基层组织人才队伍。社会建设要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建设必须向经济建设学习。经济建设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不仅仅是上项目、给资金,而主要是使非国有企业能够蓬勃发展。所以,社会建设要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社会建设也得有个目标,由大政府小社会变成小政府大社会,要进一步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