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报道的报纸内容分析作者:甘彩霞、温海玲来源:66wen更新时间:2010年03月02日编辑:0内容摘要: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媒体也是选秀节目热潮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报纸具有议程设置的宏观社会效果,即“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种“议程设置”的功能无疑对报纸参与构建选秀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键词:选秀,节目形态,金陵晚报,电视文化,电视娱乐节目,分析单位,粉丝,电视节目,报纸,内容分析一、研究背景电视娱乐节目与电视节目造星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年来,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以及这些节目所造就的新一代“平民偶像”,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占据了电视屏幕和媒体版面,也占据了观众的视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可以说,一种漩涡式的场域业已形成,普通观众、娱乐界、媒体、管理部门以及各种学者等纷纷被“卷入”了这个选秀场之中,电视选秀节目也成为了一个传播学研究的典型范本。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媒体也是选秀节目热潮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报纸具有议程设置的宏观社会效果,即“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这种“议程设置”的功能无疑对报纸参与构建选秀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布迪厄把场域规定为“各种位置的客观关系网络”②,“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③。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都市报《金陵晚报》对选秀节目及相关消息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实际上是对报纸媒体在这场电视选秀热中所发挥作用的个案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剖析平面媒体如何以平民视角构建一种独特的“选秀场”。二、研究方法目标样本选定: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金陵晚报》为样本进行研究。《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目前在南京都市圈(含苏皖两省部分城市)及苏锡常地区有着比较高的发行覆盖,主要受众为南京地区的普通市民,同时辐射周边城市,这与我国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的目标受众定位较为相符。同时,南京作为选秀节目海选赛区之一,以本地都市报《金陵晚报》为目标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时间范围与分析单位选定:2004年至2006年每年的4月-10月是多数电视选秀节目的普遍播放时间,因此本研究抽取每年这7个月的报道为具体的样本,收集了这21个月内《金陵晚报》每天报道电视选秀节目的信息作为分析单位。类目建构: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研究收集的信息包括:⒈报道量;⒉所在版面;⒊篇幅;⒋报道内容;⒌内容关键词;⒍报道立场等几个方面,具体每个类目的分析后面将会详细展开。本研究全部样本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录入及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叉分析统计。三、研究发现与分析本研究共收集到目标年份内21个月共642天的报纸信息,其中有365天无电视选秀节目的相关报道,目标年份内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总报道量为649篇。下文将根据研究发现进行一一分析。⒈报道量逐年增多总体来看,报纸媒体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量呈逐年增长的状态,2004年报道总量为19篇,2005年为254篇,2006年达到376篇。这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轨迹是相一致的。报道量最集中的时间是在决赛阶段。2004年《金陵晚报》只对选秀节目进行了有限的报道。2005年4月至6月进入选秀节目的分赛区海选阶段,此时仍未形成全国性热潮,所以也还只有零星的报道。七八月份进入复赛和全国总决赛,报道量也最多。9月以及10月报道量稍微回落,但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到了2006年,从4月份起报道量就已经居高不下,2005年胜出的选手、2006年开始的海选给了报纸很多可以开发的娱乐新闻资源。到了8月份和9月份的决赛阶段,报道量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值,10月份稍微回落。把星期与报道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一周报道量的分布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起伏。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