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本)《城市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城市管理学》主要考核学生对市政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要求学生领会的基础上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组卷原则《城市管理学》试卷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组成,各占一定比例。三、试题类型试题类型包括:1.填空题(10%)2.选择题(20%);3.名词解释(10%);4.简答题(36%);5.论述题(24%);四、考核形式该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五、答题时限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详见相关通知。六、其它说明填空题主要考核同学们能否准确记忆教材中基本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点。选择题(含多项选择与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同学们的知识面,以及判断、分析能力,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点,辨析有关观点。名词解释主要考核同学们能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答题时需要回答概念的核心内容,并一定要适当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核同学们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答题时需要注意:(1)答全要点;(2)最好能够对要点进行简要的阐释。论述题主要考核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1)答全要点;(2)对要点进行阐释。(3)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展开的论述。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绪论1、考核目的了解城市的起源、发展,城市发展与市政管理的关系;理解城市的涵义、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市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市政的涵义与特征、市政管理学的涵;2、考核的知识点(1)城市的涵义;(2)城市的起源;(3)城市的发展;(4)市政的涵义与特征;(5)城市发展与市政管理;(6)市政管理学的涵义;(7)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8)市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考核要求了解:城市的起源、发展,城市发展与市政管理的关系;理解:城市的涵义、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市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市政的涵义与特征、市政管理学的涵;第一章市政管理的主体1、考核目的了解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治协商会议、市民主党派组织、非政府组织;理解市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掌握中共城市党组织、市人民政府、市民;2、考核的知识点(1)中共城市党组织;(2)市人民代表大会;(3)市人民政府;(4)市人民法院;(5)市人民检察院;(6)市政治协商会议;(7)市民主党派组织;(8)市人民团体;(9)非政府组织;(10)城市居民委员会;(11)市民;3、考核要求了解: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治协商会议、市民主党派组织、非政府组织;理解:市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掌握:中共城市党组织、市人民政府、市民;第二章市政管理体制与市政管理职能1、考核目的了解我国市政府构成体制中的关系、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理解市政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我国城市建制体制、我国的市行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职能概念、特征、分类;掌握市政管理体制的涵义、内容,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以及市政管理职能改革;2、考核的知识点(1)市政管理体制的涵义、本质特征、内容;(2)我国城市建制体制;(3)我国市政府构成体制中的关系;(4)我国市行政管理体制(5)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6)市政管理职能概念、特征、分类;(7)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8)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9)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3、考核要求了解:我国市政府构成体制中的关系、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理解:市政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我国城市建制体制、我国的市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