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心电图通用课件•心电图测量与解析目录•常见心电图异常波形•心电图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01心电图基础知识心电图的定义和原理定义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原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可以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进行捕捉并放大,形成心电图波形。心电图波形和段落解析QRS波群PR间期代表心室去极化过程,由Q波、R波和S波组成,形态尖锐且时间较短。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反映心房到心室的电传导时间。P波T波ST段位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反映心室复极化的过程。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通常形态圆润,时间短暂。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通常形态低平或倒置。心电图常用术语解释01020304窦性心律早搏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是正常的心脏节律。指心脏提前出现的额外心搏,根据起源位置可分为房性、室性和交界性早搏。指心脏跳动频率超过正常范围,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指心脏肌肉缺血缺氧,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02心电图测量与解析心率的测量与解析正常心率范围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运动员或身体健康者可能低于60次/分。心率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心电图上R-R间期或P-P间期的长度,计算出每分钟心跳次数,即心率。心率失常的解析心率过快或过慢,或者节律不规整,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需结合其他波形进行综合分析。P波、QRS波群、T波的解析P波解析QRS波群解析T波解析P波代表心房肌的除极过程,通常形态圆润,时间小于0.12秒。P波异常可能提示心房肥大、心房缺血等病变。QRS波群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其中R波最高,S波最深。QRS波群形态、时间、电压等方面的异常可能提示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等病变。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通常形态直立或倒置。T波异常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病变。PR间期、QT间期的解析PR间期解析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延长可能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等病变。QT间期解析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的时间。QT间期延长可能提示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病变。QT间期的校正值(QTc)可用于不同心率下的QT间期比较,更具临床意义。03常见心电图异常波形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010203ST段压低T波倒置Q波出现心肌缺血时,ST段会出现压低,通常压低的幅度大于等于0.05mV。当心肌缺血加重时,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深度倒置的T波是心肌缺血的显著表现。在严重或长期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异常的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1心肌梗死时,ST段会出现抬高,抬高的幅度通常大于等于0.1mV。宽而深的Q波心肌梗死时通常会出现宽而深的Q波,其时限大于等于0.04秒,深度大于等于同导联R波的1/4。23T波倒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数日至数周内,T波由直立逐渐变为倒置,并长期存在。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的频率大于100次/分或小于60次/分,节律不整。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大于0.12秒,QRS波群形态与窦性下传的QRS波群相同或相似,代偿间歇多不完全。室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通常大于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ST段呈水平型改变,代偿间歇完全。04心电图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缺血性ST-T改变冠心病患者常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ST-T改变,这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抬高、T波高耸等变化,对于冠心病的定性和定位诊断都有重要意义。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病理性Q波,这是心肌梗死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常呈弓背抬高,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心动过速与过缓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频率,从而诊断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电活动的节律是否规整,帮助诊断各种心律不齐。总结心电图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心电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