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_____老师教育能力培训工作计划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老师教育能力培训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建立适应我省中学校老师专业进展需要的法律规范化的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制度,全面提高广阔老师实施素养教育的能力水平。(二)工作原则1、统筹与整合相结合的原则。将此项目纳入我省推动老师网联计划,开展新一轮老师培训的总体框架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并整合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实现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合力推动计划的实施。2、法律规范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在统筹法律规范各类相关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现代化开放、灵活的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的要求,充分利用“人网、天网、地网”等多种途径,整合优质老师教育资源,高效益地开展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3、注重实效与学用结合的原则。根据我省经济社会进展不平衡和老师教育进展不均衡实际状况,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推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二、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工作目标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要求,在三至五年间,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组织全省中学校教学人员、中学校管理人员、中学校技术支持人员,参加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2、建立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形成全省统一法律规范的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从XX年起,全省大多数中学校老师都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第2页共5页能力水平考试。要逐步探究促进广阔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逐步建立与老师资格认证、职务评聘等相挂钩的认证制度。3、从XX年起,原来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停止进行。(二)工作任务1、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培训资源。根据教育部颁布《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研制我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培训实施方案。遴选和组织优质培训资源,包括教材、纸质或光盘辅导资料及网络课程等,组织力量讨论开发适应我省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培训需要的配套培训资源。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培训。在四川省老师教育网络联盟的框架下,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老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根据教育部《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条件与要求》的规定,在四川老师网联核心成员中评估认定省级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基地,鼓舞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培训基地,争创国家级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基地。市、县两级要在相应老师资源与学习中心建立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老师所在学校要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或“校校通”工程等项目工程为支撑,建立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研修学习点。3、制定本省考试实施办法,组织全省水平考试。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和《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方案》等规定,制定本省考试实施办法,有计划、分步骤底组织中学校教学人员、中学校管理人员、中学校技术支持人员,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制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4、建立认证制度,促进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讨论制定与老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相关的配套政策,逐步将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老师资格认证,以及老师职务晋升条件等相挂钩,形成促进广阔老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第3页共5页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承担中学校新师资培育和老师职后学历提升培训的高校,要将教育技术能力培育纳入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并组织同学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获得相应等级证书者,才能获得老师资格证。第4页共5页第5页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