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0月份就业工作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XX县区就业办2014年11月14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研究我县就业创业工作现状,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一、基本情况及现状。2014年1-10月,新增城镇就业91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8%。其中参加养老保险2473人,占应参保人数的27.1%。预计年底,新增城镇就业96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0%。技能培训4537人;创业培训666人,扶持创业典型86人,带动就业5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00人,其中县外输出XX县区内二三产业转移分别占转移总量的59%和41%,呈现县外输出与县内就近就业并举现象,就近就地转移倾向越来越明显;通过落实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全县失业人员再就业1162人,困难群体就业66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00万元,支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91万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规范专项资金拨付和使用。建立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增长机制。今年1-10月份,利用扶持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妇女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最高1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贷款1300万元,拨付贴息资金59.2万元,88名自主创业者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为60名自主创业者发放贷款300万元,带动就业414人,为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申请小额贷款1000万元,带动就业753人对2013年10月1日以来,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初创期自主创业小微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按照菏政发"2013"36号文件规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照申请补贴时创造的就业岗位个数给予每个岗位2000元的一第1页共12页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对于参加创业培训,按照规定给予定点培训学校800元/人创业培训补贴;对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关证书的,按照初、中、高等级规定标准的80%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二是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我县认真落实就业援助措施,统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拓展岗位设置,发挥好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全员登记认定、全员免费服务、全员岗位提供、全员特困安置,确保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落实到位,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就业困难群体基本实现就业。截止目前,共设置14处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基地,其中县内设置2处,12个镇(街道办事处)各设1处。县人社局与各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基地签订了协议书,并颁发了匾牌。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设立五家定点培训学校,开展了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全县规模的创业培训18期,创业培训666人,已有47人经过创业培训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带动就业232人;深入到各镇(街道)开展5期农民创业培训班,培训大棚种植户、养殖户、个体工商户和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等172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今年以来,深入到企业开展实用性强的职工技能培训25期,培训1120人;进镇入村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共培训786人。通过系列培训,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学到了较为扎实的技能知识,大大提升了就业或创业的竞争能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取得长足实效。四是积极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按照省、市就业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了多项就业专项活动。春节过后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组织人员去汽车站、街道、企业等进城务工人员相对较多的地点,免费发放《春风卡》5000余份。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促使进城务工人员求职有门路、权益有保障,切实树立了公共就业服务的良好形象。深入艺达家纺、双龙冶金、怡佳木业等几十家企业积极开展“农民工恳谈日”工作。召开农民工恳谈日12次,参加恳谈的农民第2页共12页工达300余人。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中,充分利用县、乡镇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发布招工信息8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4800多个,组织招聘活动15场次,有效的缓解企业招工难的现象。五是积极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搞好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