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EconomicsofNaturalResourcesandtheEnvironment为什么要学习该门课?更新对生活中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如同:哲学--辩证方法看事物,事物两面性•对汽油价格波动的认识汽油是家庭汽车消费支出主要部分;价格变化取决于价格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长期趋势:石油-不可再生资源;不再生资源的特征及其最优开采利用规律等。•对邻居宿舍噪音影响事件的处理方式认识宿舍A:吹笛、看电影;宿舍B:休息、看书学习如何处理?(宿舍管理人员管制或者协商等)理论依据?实质:外部性问题,即宿舍A的吹笛、看电影活动影响了宿舍B的休息和学习,但又不直接承担这种影响造成的成本。外部性处理办法:直接管制、庇古税、协商等增加工作中可运用的理论与知识政府吸引投资项目(开发房地产或者建工厂等)的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建成后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企业投标项目-可行性分析(?)对盐城市饮用水中毒事件处理(工业污染问题、水资源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是稀缺的能源危机(中国、世界范围内的)美国为争夺能源战争中国大量进口能源耕地资源危机:1997到2003年减少1亿亩耕地(18亿亩)水资源危机………(上百个城市缺水!)资源与环境利用中出现了分配的问题当代人间分配问题穷人和富人/穷国和富国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代际间分配问题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子孙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低效利用与稀缺并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国家环保局局长潘岳介绍说:中国的能源消耗问题,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19日A7版)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与环境利用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合理利用资源人们的理性思考现实的迫切要求“增长的极限”(米都斯)“世界无末日”(西蒙)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经济学研究,如产权研究社会学研究,如权利结构、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的构建,如税费制度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全面)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了解资源与环境利用中基本的问题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基本的原理理解资源与环境利用与管理中的政策手段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与环境利用的影响达到的效果掌握基本的原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理解政策工具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思路章节:绪论:资源概念、分类、特征等资源的稀缺原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管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管理共享资源利用管理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资源概念资源分类资源特性资源与环境一、资源的概念资源(resources):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广义资源:稀缺且有用的物质,能形成财富之源的物质,包括自然和社会资源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的资源属性:1)有用性: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2)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比如大气、阳光3)动态性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比如:煤和石油(远古时代);高质量空气(房地产氧吧)4)天然性(原始性)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区别于经济中常讲的资源,如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功能性资源:生物链、自然循环系统等都是资源;自然景观等二、资源的分类按存在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该分类的意义:有利于人们对资源更加直接的认识、了解、利用、管理、保护和评价按资源可更新的特征分类可以分为非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