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3、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结构。4、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5、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欢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难点: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教学模式:活动引入—实践体验—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教学材料:每组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3只温度计,秒表,记录纸。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同学/老师互动的目的活动引入导入新课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同学们是怎样知道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对,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它叫作温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水的冷热和温度,水在常温状态下是怎样变凉的。(板书课题)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了。我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激疑,使同学产生思考。实践体验1、首先我们用手来感觉一下水的温度(同学分组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安排,每个同学都试试。2、请你说说实验时手指在放入温水前后的感受。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推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实验:测水温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探究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一、学习使用温度计1、认识温度计A、温度计的组成B、认识刻度C、学习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感觉不一样。原先放在冷水中的手指突然放入温水中感觉要热一些,原先放在热水中的手指突然放进温水中感觉要凉一些。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推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练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建立温度的概念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合作探究二、猜想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还是匀速下降(板书)同学猜想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记录)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2、意见不一致怎么办?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4、对比数据,你发觉了什么规律?5、画曲线统计图能直观的发觉事物的规律,我们把数据标在曲线统计图,画出曲线图。6、看曲线图,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小组合作实验、完成统计图、记录。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1、老师请同学汇报。同学汇报实验结果。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3、小结A、什么是温度。B、温度计的结构。C、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D、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4、拓展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讨论热水变凉,温度下降的规律,方法是:先猜想,再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问题,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同学汇报实验结果。同学复习教学内容。让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课后作业回去后,请同学们继续观测,假如时间再延长下去的话,经过一天、两天后,温度会怎样呢?试试用自己学到过的知识来解答。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和温度》活动设计案例反思学科科学讨论类型探究性作者李爱华日期2024年9月15日教学设计本课是苏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冷热和温度》,主要通过测量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发觉规律,领悟身边小事也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建立温差和温度的概念。设计如下: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1、对科学讨论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能够搜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在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加强测水温的训练,培育记录能力,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发觉规律。教学难点:绘制曲线图。二、课前准备老师:烧杯、温度计、热水、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