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局软环境和效能建设意见一、总体要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为主题,以创造更优的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增强规划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各界满意度为目标,使“101%服务·效能规划”在同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力争年终进入全市“优胜单位”的行列。二、重点工作(一)构建服务基础,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重点围绕“阳光权”、“楼间距”、“停车难”、“容积率”等与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切实解决规划管理工作中“办事不透明”、“审批无依据”、“公开不及时”等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一是清理规范行政服务事项。按照《行政许可法》及中央、省和市文件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行政服务事项(除行政许可外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工作。本级办理的事项,一律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核确认,统一实行目录管理,根据实际需要,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为群众提供快捷、规范的服务。二是加强“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规范运行。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突出“12345,心系你和我”主题,让群众的意愿更加顺畅地传递到决策层、执行层。进一步完善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及时受理群众建议、咨询、求助、投诉等,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受理诉求、第一时间协调处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回复。建立健全限时办结、督查督办、舆情分析、电话回访、奖励问责五项制度,确保达到复杂问题会办率100%,群众诉求办结率100%,实名投诉回访率100%,办理超时追究率100%的“四个100%”要求。将来电接通率、在线答复率、及时办结率、服务对象满意率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按照“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快速反应”的要求,不断完善“阳光纪检”、“政(行)风热线”、“阳光信访”、“12319”、“局长信箱”等投诉办理机制。对群众投诉的重要问题,分管领导或单位(处室)负责人直接组织快查快处。规范投诉受理程序,提高办理第1页共5页质量,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回访反馈等办访制度,对署名的投诉回访率要达到100%,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实行约谈问责和分析预警制度,对重点单位(处室)、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实行重点监控,定期分析群众投诉,及时掌握投诉动态,解决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二)践行服务理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把服务发展当作城乡规划部门的第一要务,不但要规划好、引导好和管理好城乡规划建设,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多办实事。一是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重点规范违法处罚和服务收费等问题,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双百双千”服务活动。结合局领导下基层“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参与市组织的对全市范围内100家台资企业、100家外资企业、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小微企业进行挂钩联系活动,上门宣传惠企政策、调研企业发展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认真落实市“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建立一窗受理、同步审查、限时完成、扎口收费、统一反馈的审查机制和工作流程,减少企业在部门间来回奔波的时间与精力,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已经与其他部门建立并联审批的规划和工程处,要进一步优化并联审批流程,不断提高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三)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规划服务效能各单位各处室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推动服务提质、效能提速、工作提效。一是继续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模式。法规处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意见及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保证行政指导工作规范化运行。各单位、处室要结合工作实际,适时灵活采取建议、辅导、提示、警示、帮扶等方法,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变管制行政为服务行政。二是巩固风险管理工作成果。规划处、监察支队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科学梳理风险要素,完善风险评估模型,丰富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准确评定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等级对服务对象实施差别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提高风险管理系统平台运行水平。三是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在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