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的服务观:聚焦领导散光群众秘书为谁服务。这看似浅显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敏感微妙的话题,也是个现实严肃的命题。秘书直接服务于领导,而领导是为群众服务的,归根结底,秘书理应也是为群众服务的。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偏偏忘了这个“本”,甚至以为成了领导身边的“红人”,就可以呼风唤雨,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于是就有了种种乱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狐假虎威、牛气冲天”。许多秘书原本就是很优秀的人才,甚至是百里挑一的精英,然而跟随领导久了,有的便习惯被“虎威的光环”笼罩恩泽,放松了自身修养,迷失了服务方向,甚至总喜欢以领导“代言人”自居,常常拿着鸡毛当令箭、拉着虎皮做大旗,对下面颐指气使、口大气粗、盛气凌人、飞扬跋扈。这样的秘书把为群众服务变成了为领导服务,对“主子”言听计从、温良恭谦,对“奴仆”则发号施令、蛮横傲慢,典型的“两面派”,这样子服务领导,其实是在坑领导,表面上“唯马首是瞻”,绝对服从和服务领导,而事实上群众不买账、领导毁形象,谁都没有服务好。还有两种情形也很普遍。一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领导在任,“有望更上一层楼”,一直辅佐其左右的秘书往往跟着沾光,有的甚至人在领导身边,命令和关系却在下面捣腾得“电梯直上”。另一种是“领导退位、秘书上位”,若是领导到任,“船到码头车到站”,通常会在“卸甲归田”之前便把秘书提前安排到较好的岗位,也算是对秘书多年来照顾的一种反照顾,或者说是一种“变相补偿”。换句话说,无论领导进退,秘书都有保障,现在服务越好,将来越有回报,预期收益越高,服务意愿越强。如此一来,一些秘书为了日后能够得到领导更好的“照顾”,便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地为领导周到地“服务”,形成了闭合循环的“回路”。在趋利避害本能的驱动和闭合循环模式的诱导下,秘书服务的对象往往会“聚焦”到领导一个人身上,很难再“散光”到广大群众中,为谁服务的方向也就容易随之发生位移、偏差,甚至逆转到“倒服务”、“自我服务”上。随着这些乱象的蔓第1页共3页延滋长、渐渐流行,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言自明的“潜规则”渐渐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凡事总有破解之道,有时只是时机未到。党的十八大以后,许多单位积极跟进形势,全面开展清人、清房、清车工作,其中的清人行动也包括对人民群众口诛笔伐深恶痛绝暗流涌动乱象丛生的“秘书圈”,亮出一招严过一招的“组合拳”。首先是规范秘书配备,不能什么级别都配专职秘书,无编超配的一律清退,占用下面命令的一律纠正。紧接着,对“小步快跑”的秘书“格外关注”,凡是证实为暗箱操作的一律查处,并追究当事领导责任。正如古语所云,邪气总不胜正。邪气与正气向来是此消彼长,只要始终让正气占着上风,我们便能激浊扬清、祛邪扶正,让秘书的服务方向回归到原本的位置上。为了更好地理解整顿“秘书圈”的要义,我们不妨再集体重温一下习总书记一九九○年在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时以“秘书工作的风范”为主题的一篇讲话。时任XX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秘书要努力做到“五不”,即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在处理同领导的关系中,力求做到“参与而不干预、协助而不越权、服从而不盲从”。通过反复咀嚼和领会“秘书工作的风范”,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摆正自身的位置,凭素质立身、靠本事吃饭,不搞庸俗的人身依附,才能抵御“五不”的考验与挑战,才能在辅佐领导和服务群众时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心胸开阔、心无旁鹜,始终把正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始终看准服务的目标不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折射了我党的性质、宗旨、本色,也是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及其身边秘书应当带头恪守的人生信条。就秘书而言,从某种角度来看,客观上也的确是领导的“代言人”,甚至是单位的“形象大使”,然而地位越特殊,责任越重大,在当前广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背景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乱方寸者枉为秘。唯有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牢固矗立心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身处什么环境,时时处处事事都“走心”,秘书的职责使命才能真正回归它的“本位”。为头服务与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