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河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确保村广大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推进我村党的建设,根据上级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村党员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工作。一、指导思想开展无职党员的设岗定责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配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的新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党员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角色,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二、实施范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实施。三、设岗定责的方法(一)设岗原则。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结合地理位置,使“设岗定责”工作落到实处。(二)设岗类型:岗位类型分为四大类,原则上设十六个岗位:经济发展类:包括科技示范岗、勤劳致富岗等。公共事务类。包括计划生育岗、生态环境保护岗、社会治安维护岗、林木管护岗、水利设施管护岗,科技致富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等。财务监督类:包括本级财务监督岗、财产管理监督岗、居规民约执行监督岗等。思想政治类:包括民情民意收集岗、政策宣传岗、文明新风岗、关心下一代工作岗等。具体岗位的设置和增减,各党支部可根据本支部党员状况、人口多少、工作量大小来确定,也可选择2—3个岗位来进行试点。(三)设岗对象。无职党员的岗位设置对象为现在没有担第1页共3页任党内或行政职务的党员。上岗党员原则上从素质较好、威信较高、乐于奉献、公道正派、身体较好、有一定威信和特长的党员中挑选。同时,针对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的实际,可以把那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年纪较轻、素质较高、有一定特长的积极分子也列为上岗对象,用上岗履行职责的实践,增强他们的党性锻炼。也可以每一岗位工作由几名党员来担任。(四)设岗程序。各党支部在将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及岗位职数进行公开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党员自荐、民主推荐、群众评议和党支部提名、党员推选等程序,结合党员的特点、特长择优配岗,使广大党员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得到群众信任的岗位。四、根据设岗程序,具体分四个步骤进行:1、设置岗位。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和设岗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党员岗位,并制定出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2、自我认岗。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报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及岗位职数,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的年龄、文化、体能、特长及居住地等实际状况,自我选择岗位,并向支部申报。3、民主推荐,支部定岗。在党员个人自选申报的基础上,支部向全体党员公布和介绍每个申报人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特长等情况,采取由党员大会民主推选的办法,每个岗位确定3—5名党员,作为上岗党员初步候选人;在推选结果的基础上,按照尊重个人意见和因人制宜、总体平衡的原则,党支部对被选人的岗位进行讨论审定,最终确定人选,并将其岗位职责纳入《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中进行考核。4、公示明岗。对无职党员认岗、定岗情况和岗位职责要求,通过居务公开栏、黑板报或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党员和全体村民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5、组织实施。党员上岗后,应迅速转入设岗定责的实施阶段。各级党组织对实施情况,要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指导。党支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保证党员的知情权,上级下发的文件,应该在上岗党员中传达的应及时传达;召开会议,应该让上岗党员参加的,应及时通知上岗党员参加;对上岗的党员要指定负责人,确定支部委员分别联系,定期组织学习,第2页共3页开展活动、汇报工作。要把设岗定责与干部发挥职能作用区分开来。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是基层工作的有益补充,不能代替干部行使职权,干部也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推给上岗党员。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出改进措施,以确保党员尽职尽责,使设岗定责工作落到实处。五、岗位管理及措施(一)加强领导,开展培训。村党组织要加强对设岗定责工作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