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委XX年工作计划(共3篇)第一篇2014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一年,也是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我市“125工业振兴计划”的重要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也有希望,我们将按照省经信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部署,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努力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指导思想。抢抓融入中原经济区和加快皖北发展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抓住“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这一主线,以“125工业振兴计划”为抓手,突出工业投资、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四大重点,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帮扶帮办、工业项目谋划、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地产品销售、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招商引资等七大工作,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奋力实现全市工业和药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任务目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0家左右,亿元企业数量达到12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2万家,中小企业2100家;31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入区项目100个,新增规模企业60家;完成工业投资240亿元,同比增长25%;药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有5个(项)产品或技术通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二)具体工作举措1、突出提速增量,促进工业健康运行。立足市“十二五”时期“125工业振兴计划”、工业三个“翻两番”任务目标和年度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环境的研判能力,提高分析预测水平。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加强煤电运综合协调调度,继续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完善驻企帮扶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资金、土地、销售、上市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突出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立足我市的产业特第1页共13页色和发展潜力,本着科学严谨,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实施工作,建立完善项目调度机制,加快推进在建工业项目实施,确保实施工业项目突破400个,投资200亿元以上。3、突出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平台支撑。紧紧围绕打造五个百亿元园区的奋斗目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同时,切实加大全市31个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督查调度力度。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方案,严把项目准入关,确保乡镇工业功能区入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相促进、相协调。4、突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引导企业加大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我市的农产品加工、白酒、中药等传统特色产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的提升。5、突出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探索建立节能、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努力形成工业领域日常监管有序作为、能效保持持续提升、发展向着低碳推进的工业节能降耗新格局,确保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6、突出督促考核,确保各项目标实现。着力加大督促考核力度,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园区、乡镇和有关企业,按照序时进度,加强调度通报,层层传递压力。完善工业经济及全民创业考核办法、乡镇工业功能区考核办法、上市培育企业考核办法等,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顺利实现各项任务目标。第二篇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2页共13页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培养、选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层级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打造“三大城市”,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目标任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2015年达2万人左右,2020年达3万人左右。实现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量较大幅度增加。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