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主备人】门玉娟【执教老师】【课题】10.各种各样的声音【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声音对同学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每天都与声音打交道哦,从早晨醒来到晚上入睡前,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他们对于声音的高低、大小等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感受不到的声音,感知更加肤浅本课就是依据同学的这些知识缺陷,编排了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等探究内容,使同学能够更广泛的认识声音的特点。【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声音提出问题;能用尺子、鼓、橡皮筋等简单器材作对比试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制造性的科技作品2、想知道,爱提问;同意合作沟通,体验合作的愉快。3、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的不同,了解自然界在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能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结论。【教学准备】1、能反映出各种各样声音的挂图、录音。2、大鼓、哨子、竖笛、口琴、橡皮筋、盛有不同量水的玻璃瓶等。3、制作好的土电话。【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动手实践【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在课桌底下敲鼓,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什么了?2、谈话:鼓声是靠耳朵听到的。耳朵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物体,那么要靠什么来辨认呢?3、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同学认识各种各样的声音。(1)听录音,提问: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同学静听、汇报后,提问: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3)小结: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很多声音,不同的物体发二备(我的再熟悉与改进)生的声音不同。2、引导同学认识声音有强弱、高低的不同。(1)认识声音有强弱不同。演示:出示一面鼓,先轻敲鼓面,再用力敲鼓面,提问:你发觉了什么?做哨子实验,提问:怎样才能使哨声更大?小结:声音有的大,有的小。声音的大小在科学上叫声音的强弱。声音可以由弱变强,也可以由强变弱。(2)认识声音高低不同。提问:吹竖笛、吹口琴,声音除了强弱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分组做拨动橡皮筋的实验,想一想移动铅笔的位置,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同学实验后汇报结果。小结:拨动短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尖,科学上叫声音高,拨动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粗,科学上叫声音低。这就是说,声音有高低不同。分组做敲玻璃瓶实验。同学时候后,汇报结果。3、指导同学认识噪声的危害。(1)出示挂图,提问:你们喜爱听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2)同学讨论后,汇报结果。(3)小结:生活中悦耳的声音可以使我们心情舒服,精神愉快。噪声使人难受,既影响工作和学习,又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我们不要大声叫喊,尽量不要听噪声,要多听优美动听的声音,常到大自然中欣赏美妙的声音。三、巩固应用:老师演奏口琴,让同学分辨声音的高低。拓展活动:调查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10.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五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学情分析:同学对于发声的物体和声音的传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各样的声音”就相对容易些了。这节课要通过实验活动,让同学们合作学习来了解声音的大小、各种各样的声音。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在认识各种声音的同时,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超声波、次声波等耳朵听不到的声音。能力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声音提出问题;能用尺子、鼓、橡皮筋等简单的器材作对比试验;能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带有制造性的科技作品。2、培育同学的学习兴趣,搞好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知识目标: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了解自然界存在的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同学对自然界中的声音产生探究兴趣,从而使他们热爱科学。教学重点:让同学知道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快慢有关。教学难点:造成声音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