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通通职位撰写简历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写简历,这是给招聘单位的一份“见面礼”,也是展示应聘者素质的一块“门面”。简历写得好坏,关系到应聘的成败。以笔者的经验,撰写简历要做到“六个避免”:一、避免冗长。应聘者撰写简历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一张纸,硕士生几页纸,本科生一叠纸,中专生一摞纸―――文凭越低,简历越厚。应聘者生怕简历薄,不够分量引不起招聘者的重视。殊不知看简历的大多是企业领导,经理们日理万机,那些冗长、空洞的简历,还来不及看完开头就被扔到了一边;甚至简历太厚,放进人才档案库都嫌挤占空间。所以,撰写简历还是以简洁精练、重点突出为好。二、避免虚夸。有的应聘者错误地认为简历写得越奢华、越夸饰越好:知识无所不懂技能无所不通,极尽夸饰,任意拔高。其实,脱离自身能力的虚夸,往往适得其反,招聘者一看就留下了不诚实、不踏实的印象;尤其到了面试时,张口结舌,露出狐狸尾巴,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三、避免过谦。有的应聘者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简历写得过于谦虚:行文小心翼翼,措辞扭扭捏捏,胆小怕事,缺乏自信。招聘者看了,还以为你真的“没料”,对你胜任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简历还是应当实事求是,朴实无华。四、避免遗漏要点。有的应聘者,尤其是刚毕业的求职者,缺乏社会经验,写简历眉毛胡子一把抓,无关紧要的写一大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真正的要点遗漏了。一份简历通常要写明:基本情况、学历、资历、特长、求职意向、应聘要求、联系方法等,这些要点遗漏了,就会给应聘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五、避免喧宾夺主。有的应聘者为了突出自己一专多能的素质,在写简历时,主次不分,轻重无别;甚至把业余爱好浓墨重彩,喧宾夺主。使招聘者看后不着边际,分不清你的特长和优势到底是什么。所以,写简历一定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以便人尽其才。六、避免书面差错。现在,应聘者写简历多是电脑打印,简历写完后,一定要调整格式,符合行文规矩,选择适当字号和字体,使版面整洁、美观;然后要反复检查,认真校对,避免涂改和错别字;最好征求朋友或家人的意见,反复修改后再定稿打印。高水平简历内容写法如果已经有全职工作了,一定不要把工作经历放在第二;如果您目前还是在校学生,应该把教育背景放在第一。作为在职人员,若把教育背景放在前面,人家会对你很不重视。1.页眉部分(Heading)1)名字•有7种写法,但标准的、外资公司流行的、大家约定俗成的简历中的名字写法,则是这一种:YANGLI。•大量中国人的英文简历,有人用粤语拼写自己的姓氏。比如,王写成Wong,李写成Lee。这里要告诉大家两点:一个是这只是香港人的拼法,并不是国际的拼法;第二是将来您办护照准备出国时,公安局是不会批准您用粤语拼音的。我们建议不用汉语拼音以外的写法。•另外,也发现有少量一部分人用外国人的姓,如MarySmith,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如果你用外国人的姓,别人会认为你是外国人,或者你父亲是外国人,或者你嫁给了外国人。•名字用英文是很常见的,也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名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q、x或z,老外们很难发出正确读音的字母。有个叫王强的先生,名片上印着JohnWang,这样,中外人士叫起来都很方便。•名和姓之间,如果有英文名,中文名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或者用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简称。双字名,也有四种写法,我们建议用这种:Xiaofeng,最简单方便。大家一看就知是名而不是姓,要不然,大家有可能会误认为你是姓肖的。2)地址•北京以后要写中国。很多人说:"谁不知道北京呀!"但一个完整的地址、全球畅通的邮址应该是加国名的,但不必用PRC等,因为用China简单清楚。邮编的标准写法是放在省市名与国名之间,起码放在China之前,因为是中国境内的邮编。3)联系方式前面一定加地区号,如(86-10)。•8个号码之间加一个“-”,如6505-2266。这样,认读拨打起来比较容易。区号后的括号和号码间加空格,如(86-10)6505-2266。这是英文写作格式的规定。写手机或者向别人通报手机时,要用“3-3-4原则”,如“138-135-1234”。这是国际规范。•传真号千万不要留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