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实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今日,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三杯水(师出示三杯水),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品尝一下,这三位同学品尝完以后,要根据味道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表情,下面的同学要根据这三位同学的表情来猜一下这三杯水有什么不同。2、师找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品尝,并做出不同的表情,指名猜想这三个杯子里各装的是什么水。3、品尝的同学公布答案,师:你估量这两个杯子里面放了什么?生:一个杯子放了糖,一个杯子放了盐。4、师:三杯外表看来一样的水,通过品尝知道一杯放了糖,一杯放了盐,那么你看见糖和盐了吗?这毕竟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做实验来讨论一下。二、动手实验,探究新知1、师:做实验我们要用到一种化学药品----高锰酸钾,它是紫色的颗粒,有腐蚀性,因此,我们在取用它时要用药匙,注意不要溅到皮肤上。用药匙取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盛水的烧杯里,认真观察,再用玻璃棒搅一下,又会有什么发觉。师:会做了吗?生:会做了。师:做实验前,还有几点要求:(1)、取三到四个高锰酸钾颗粒。(2)、搅拌时动作要轻,不要碰坏了烧杯。(3)、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认真观察,看有什么发觉。2、同学开始做实验,老师巡回指导。3、同学汇报沟通。生:我发觉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杯中的水慢慢变成紫色,颗粒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浓,最后被水溶化掉了。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它的颗粒变得越来越小,而且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最后,高锰酸钾的颗粒没有了。师:高锰酸钾的颗粒是怎样变化的?你再来说一下。(生答师板:大小)生:高锰酸钾放入水里时,一股水流从颗粒间向上升,周围逐渐变成红色,用玻璃棒搅拌一下,水全部都变成了红色。师:那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布是怎样变化的?师引导同学答出:刚放入水中时,高锰酸钾沉在烧杯底部,后来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整杯水中了。(师板:集中均匀)师:像高锰酸钾这样,放入水中后,它会变成微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师:谁能以高锰酸钾为例,来说一下什么是溶解。师:现在谁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杯子里面为什么看不见盐和糖?师:假如把沙子放入水中,它会变成微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吗?(不能)由此,你能知道什么?(沙子在水中不能溶解)4、(1)师:下面我来考考你,这些物体,哪些放在水中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你来猜想一下,能溶解的画“√”,不能溶解的画“O”。(2)同学小组内沟通、猜想。(3)小组汇报,师:我们猜想的对不对呢?来验证一下吧!做实验之前,老师还是要提要求:1、烧杯和物品要一一对应,以防混淆。2、取物品要适量,小半匙即可。3、假如玻璃棒沾了药品,可能影响下一个实验的时侯,要擦洁净。4、小组内要合理分工。(4)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督促同学填写实验报告。(5)小组汇报,哪些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溶解。(6)师小结:哪些小组猜对了?还有几个小组没有猜对,这说明我们光靠猜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5、师:食盐在水中是溶解的,下面我们继续用食盐来做实验。,再放一药匙食盐在刚才的那杯食盐溶液里,用玻璃棒搅拌,有什么现象?把一小盒食盐全部放入水中,搅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分组实验同学汇报:会看到食盐沉淀在杯底。师:食盐明明是可以溶解的,现在却在许多食盐沉淀在水底,这说明什么?生:说明食盐没有溶解完。生:说明了水多盐少。师小结:说明了水虽然可以溶解,但是溶解是有一定的限度的。6、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溶解现象,那你知道溶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三、总结评价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觉得自已表现怎么样?有什么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案例(I)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3、(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