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XX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7年,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着力”要求,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设“四大体系”、“五大基地”,全力打好“三大战役”,强力推动产业兴湘、产业强湘,保持了经济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万亿元,增长8%,其中,服务业增长1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粮食总产596.8亿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5.7亿元,增长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328.1亿元,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4.9亿元,增长10.6%;进出口总额2434.3亿元,增长39.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物价上涨1.4%;新增城镇就业75.1万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减排实现年度目标;万元gdp能耗下降5%左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8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长9.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和4.5%以下。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一、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和产业发展的质量优势紧扣“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主题,着力抓好100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100个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五百强企业和100个科技创新人才,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打造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继续实施制造强省“1274”五年行动计划,抓好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积极申报国第1页共9页家级示范区。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改升级工程、“制造+互联网+服务业”专项行动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示范试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建“三品”工程,开发一批“湖南制造”、“湖南创造”产品。继续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落实新兴优势产业“一链一策”推进措施,力争在5—8个领域率先突破,重点抓好高性能3d打印、新能源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运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实施“湖湘服务”品牌战略,推进服务业“双百”工程和集聚区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抓好郴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煤炭、烟花、造纸等领域过剩产能退出,探索建立市场出清长效机制。关闭退出小煤矿90家,处置“僵尸企业”100家以上。鼓励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民在库存较大的三四线城市XX县区城购房租房,抓紧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探索建立房地产租赁市场管理办法,加快培育租赁市场主体。完善去杠杆政策体系,谋划发行债转股专项债券,充实债转股后备项目库。落实已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和融资、用电、人力、物流等成本。聚焦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脱贫攻坚、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精准有效改善供给结构。创新发展产业园区。开展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污水、固废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强化园区考核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抓好特色园区创建,支持8个左右省级产业园区转型为高XX县区,争取新增2—3家国家级高XX县区。二、全面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动力支撑第2页共9页深入实施“451”行动计划,推动形成全面创新、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科技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