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季度安全形势及搜救工作分析一、安全形势总体情况(一)安全状况综合指数及定性评价2010年第一季度辖区共发生事故及险情77件(同比上升20%),其中运输船舶一般以上等级事故4.5件,死亡失踪7人,沉船3艘,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四项指标呈现“三降一升”:即等级事故件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3.8%、50%、71.2%,死亡失踪人数上升40%。辖区发生非运输船舶事故0.5件,死亡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辖区安全状况综合评估指数P=69,未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及以上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及重大船舶污染事故,辖区安全形势明显改善。分支局安全状况综合指数及定性评价(二)险情及搜救概况2010年1-3月辖区遇险人员1102人,获救人员1094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9.3%;遇险船舶119艘,获救船舶108艘,沉船11艘。日均救助12人,船舶1.2艘。与去年同期比较:险情增加13件,上升20%;遇险人员减少40人,下降3.5%;遇险船舶增加25艘,上升26.6%;人命救助成功率同比持平。(三)客(渡)运量及船舶流量概况1、客(渡)运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客运总人数、渡运人数、车辆总数、渡运车辆数分别下降了17.66%、12.03%、34.45%、33.98%。其中:客运1472.6万,日均16.4万;渡运1200万,日均13.3万。2、船舶流量情况(艘/日)中游略有下降,下游增幅明显。湖口断面流量的增加对当地等级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芜湖断面流量波动较大。二、分布统计(一)水上险情分布1、按遇险月度统计2、按险情种类统计3、按辖区分布统计4、按遇险区域分布统计上游段:19件,占24.7%,每百公里险情2.3起;中游段:36件,占46.8%,每百公里险情5.8起;下游段:22件,占28.6%,每百公里险情3.4起。遇险区域分布特点分析:上游自然航段事故险情多以搁浅、触礁为主,占上游自然航段事故险情的78.6%。中游部分航段搁浅、碰撞较为密集,枯水期水位变化对中游事故险情的发生影响较大。下游事故险情以碰撞为主,占下游事故险情的82%。5、按遇险时间统计夜间0时至4时多发。午后12:00-16:00事故发生比例有所上升,占18.2%,而去年同时段事故发生数仅占10.8%,不排除偶发因素。6、按船舶所有人性质统计个体船舶:52艘,占43.7%;地方企业:49艘,占41.2%;国营企业:12艘,占10.1%;集体企业:3艘,占2.5%;其他:3艘,占2.5%。7、砂石运输船事故及险情统计砂石船事故险情共计23件,占30%;涉及砂石船舶24艘,占20%。砂石船事故下降趋势明显。(二)一般以上事故统计1、按事故发生月度统计1月等级事故较多,伤亡较大,四项指标分别占一季度的55.6%、85.7%、66.7%、66.7%。2、按事故种类统计3、按辖区分布统计死亡失踪主要集中在下游。4、按事故发生时间统计白天2件,占总数的44%,死亡4人,占总数的57%;夜间2.5件,占总数的56%,死亡3人,占总数的43%。等级事故发生件数死亡失踪人数2009年白天:夜间=1:1.82009年白天:夜间=1:3.82010年白天:夜间=1:1.252010年白天:夜间=1:0.75夜间事故及人员伤亡比例有所下降。5、按事故船舶种类统计事故涉及运输船舶7艘,其中:货船4艘,占57%;集装箱船1艘,占14%;砂石船2艘,占29%。等级事故涉及非运输船1艘。砂石船事故伤亡较大,1-3月死亡7人中有6人为砂石船事故造成,占85.7%,且均发生在1月,2-3月砂石船事故明显下降。6、按事故原因频度统计(1)船舶方面:机务故障0.7,占14%;(2)船员方面:占64%,其中违章航行0.3,占6%,操作不当2.9,占58%;(3)船公司管理不严:0.2,占4%;(4)通航环境及自然灾害0.9,占18%;三、事故特点分析(一)等级事故发生时间较为集中。等级事故主要集中在1月,1月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一季度的55.6%、85.7%、66.7%、66.7%。(二)“中游”事故及险情偏多。1-3月辖区共发生事故及险情77件,其中中游36件,占46.8%;中游36件事故险情中搁浅14件,占38.9%,碰撞18件,占50%;中游搁浅、碰撞事故占全线搁浅、碰撞事故的比例分别为70%、45%。(三)“四客一危”船舶事故有所抬头。一季度发生“四客一危”船舶事故险情15件,占19.5%,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