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授课稿第一部分火灾以及灭火的原理方法第二部分日常防火常识第三部分火场逃生自救方法第一部分火灾以及灭火的原理方法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的分类:根据国标GB5907-86《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根据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类。火灾发生的原因:从近年来全国发生的火灾情况看,火灾原因主要有:电气、用火不慎、生产作业违章操作、玩火、吸烟等。其中,电气火灾发生率最高。2008年全国火灾原因起数图如下: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三要素: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点火源),只有在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燃烧种类,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冷却灭火,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化学抑制灭火四种。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也可用水冷却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或容器,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扩散;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窒息灭火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采用湿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等不燃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着火孔洞、桶口等,都是窒息灭火法。另外,油锅起火,将锅盖盖上即可灭火,如果液化石油气器具发生火灾,在关闭阀门无效或没有条件关闭阀门断绝气源的情况下,可用浸湿的棉被覆盖燃烧器具使火窒息,灭火以后打开门窗驱散室内气体。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泡沫和卤代烷灭火剂等。如何使用灭火器?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压动手柄,即可扑灭火源。如何使用室内消火栓?(1)打开消防栓箱(2)延伸水带(3)转开止水阀灭火要领: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第二部分日常防火常识冬季风高物燥,是家庭火灾的高发期,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由于用火用电频率的增大,致使诱发火灾的因素也增多,为预防发生火灾,减少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冬季防火要注意以下“七忌”:一忌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等电器,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二忌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一个烟头,能毁万丈楼”,不能乱扔烟头,尤其像厨房、卧室这样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三忌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消除火险隐患。四忌烤火取暖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来烘烤衣物。购买取暖电器取暖器要注重质量,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做到安全使用。五忌燃烧垃圾引起火灾。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六忌煤气泄漏引起火灾。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