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报告与2024年博夏电影协会工作计划汇编2024年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报告一、培育目标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育的最高层次,以培育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制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育应强化素养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化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讨论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讨论上做出制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二、学习年限和培育环节的进度1、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育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2、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相关事宜请根据《关于博士讨论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讨论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三、个人培育计划的制订要求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老师应根据攻读博士学位讨论生的培育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育计划。内容包括:讨论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讨论计划。博士生个人培育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讨论生第1页共9页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讨论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育计划既是导师指导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育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一)课程设置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进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进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2、外语课(1)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2)外语课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3)从1999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4)外籍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具体事宜根据《讨论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3、数量分析方法课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A、优化方法,B、数学模型,C、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4、学科前沿课第2页共9页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讨论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A、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B、哲学前沿,C、美学前沿,D、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讨论方向根据《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了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育单位或指导老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制造性成果”的要求。6、选修和补修课程涉及与讨论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育计划。同时,导师根据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二)管理要求1、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根据讨论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育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讨论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