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有机污染化学》论文VIP免费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有机污染化学》论文_第1页
1/11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有机污染化学》论文_第2页
2/11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有机污染化学》论文_第3页
3/11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班××号,学号×××××)【摘要】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疏水性和脂溶性、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高毒性和高危害性、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POPs的概念、分类、特性、危害以及我国POPs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其中,我国POPs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又从我国的POPs生产与使用情况、我国环境中POPs的污染情况、我国确定削减控制POPs的目标及措施及由此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针对我们大学生自己对POPs污染问题能做的事情做一个小的讨论并做结束语。【关键词】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危害;现状;对策通过对“EnvironmentalOrganicChemistry”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大致了解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和常见危害,明白了这些污染物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而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产物。而且认识到我国的POPs污染现状非常严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然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所以我想通过对POPs性质和我国POPs污染现状的研究来力争找到更多一些、更系统一些的控制对策,以利于我们对其能有一个更深一些的了解,更希望能为将来的研究者和相关单位提供一点贡献。所学的这门课程教给了我许多关于POPs的宝贵知识,但要完成对“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这一话题的研究,这些还是不够的。通过参考老师的课件,网上的相关资料,相关参考书以及已有的相关论文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我完成了这篇文章。下面对本文进行具体的讨论。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和特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指在环境中因难以降解而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污染物质的集合,即是那些具有强化学稳定性、降解转化困难、长时间滞留于环境中的物质的统称。《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提出了第一批受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根据来源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源于对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包括滴滴涕(C14H9C15)、艾氏剂(C12H6Cl6)、氯丹(C10H6Cl8)、狄氏剂(C2H8Cl6O)、异狄氏剂(C12H8Cl6O)、七氯(Cl0H5Cl7)、灭蚁灵(C10Cl12)、毒杀芬(C10H10Cl8),共八种;第二类是来源于工业生产和使用的POPs,如多氯联苯(C12H10—nC1n)和六氯苯(C6C16)两种;第三类是来源于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二恶英(PCDDs)和呋喃(PCDFs)两种。POPs具有如下一些特性:1.1疏水性和脂溶性POPs的疏水性,表明其性质是非常稳定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根据这种稳定性,POPs通常可以制成很多对人类有用的物品。如多氯联苯(PCBs)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53g/L…,常温下PCBs的蒸汽压很小,属于难挥发性物质;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作为变压器和电容器内的绝缘流体和润滑油。在热传导系统和水力系统中作介质,在配置润滑油等中作添加剂,在塑料中作增塑剂等。POPs的“亲脂性”使得它们很容易进入到生物体的脂肪组织里。并在这些地方富集,可以说8O%的人体内都可能有POPs,且POPs在动物脂肪内的浓度随着年龄、脂肪含量等的增加而增加。POPs沿着食物链逐级放大,导致低浓度存在于大气、水、土壤的POPs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对处于最高营养级的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由于POPs难以被分解和降解,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介质中存留数年甚至数十年或更长的时间。1.2持久性半衰期大于两个月、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其中二恶英类物质在大气中的半衰期为8—400天,水中166天到21.9年,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约17年到273年多氯联苯类在大气中的半衰期约3天到1.4年,在水体中约60天到27.3年,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约2.96年到38年,而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7年。1.3生物蓄积性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性,能够在生物器官的脂肪组织内产生生物积累,从而使在大气、水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POPs污染的控制对策-《有机污染化学》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