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一、学校概况我校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始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曾经在1952年兼任我校校长。我校1977年开始恢复招收本科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法学和理学。现有2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和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现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有教授106人,副教授272人,具有硕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13人,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左右。此外,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学校兼职或客座教授。我校多年坚持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以建筑为特色、土建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我校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个学科的实力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个别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我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围绕首都城乡建设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我校现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与浙江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我校共计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9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5项,省部级项目1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获得知识产权31项;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SCI、EI、ISTP、CSSCI检索61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60部;科技服务经费连续四年过亿,已连续五年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三位,学校正在成为服务首都城市化的中坚力量。二、我校2010年本科招生基本情况:1、2010年我校总计划1510人,在京计划1100人,外地计划360人,少数民族预科计划50人。2、我校北京地区参加本科一、二两个批次录取,其中本科一批计划520人,有13个理科专业(方向)招生;本科二批计划580人,有15个理科专业(方向)招收470人、5个文科专业(方向)招收110人。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京外地区均参加当地本科二批次录取。3、为了更好的服务我国城乡建设,我校今年新增设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环境科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公共事业管理(招标采购方向),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招标采购方向)专业文理科兼收。4、为了鼓励和吸引北京地区优秀考生报考我校,我校今年继续设立北京地区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分别为8000元、5000元两档。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本科一、二批次高考原始成绩前三名和高考原始成绩各专业第一名的考生分别予以8000元和5000元奖励。三、我校2010年本科招生录取基本规则:我校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在实行网上远程录取,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在当地省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分批次、分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志愿顺序,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全面审核,择优录取。我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我校没有特殊规定。北京地区我校提档比例100%,不设专业级差和志愿级差,认可北京市的政策性照顾加分政策,加分计入总分参与专业录取。北京地区本科一批次根据平行志愿高分考生的数量情况,预留20%左右计划录取平行志愿考生,考生本科一批次一志愿报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