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扩能项目技术工作总结XX年12月5日目录目录1一、工程概况1二、技术人员及劳务队配置1(一)项目部技术人员配置1(二)施工队伍配置情况2三、技术工作开展情况2(一)前期准备工作2(二)关键工序分析3四、临建工程施工情况4五、下一步技术工作计划4六、对公司建议、意见5技术工作总结一、工程概况中铁十四局集团渝黔高速公路扩能一标(YQTJ1)一工区起讫里程为K4+420~K9+800,全长5.38Km。全线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33.5m,分离式路基宽为16.75m。整条线路包含路基、隧道、桥梁、涵洞。其中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205万m3,路基填方164万m3,混凝土31.4万方,收费站及管理用房、桥梁17座(主线桥梁5座,匝道桥梁7座、天桥1座、拼接桥3座、盛家湾小桥1个)、涵洞21座(含改路)、隧道单洞3261m,深挖路基四处。分渝黔复线互通区和主线,互通区匝道8条,主线路基2.1km。改移道路1.49km/1处。二、技术人员及劳务队配置(一)项目部技术人员配置项目部技术人员配置科学合理,项目部分管领导及主要技术干部在隧道施工中都有丰富的经验,现有的技术人员有:总工1人、工程部长1人,技术员8人、测量4人、安质部8人,共计22人。第1页共6页表2-1技术人员统计表(二)施工队伍配置情况渝黔高速扩能一项目部于XX年9月27日开始进行劳务招标,通过资质审查、评标、现场调查等方式综合考评,确定劳务队伍12个(钢箱梁、预制梁、房建队伍暂未招标),其中隧道队伍2个,路基土石方队伍3个,桥涵施工队伍5个,路基防护队伍2个。三、技术工作开展情况(一)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进场立即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质量目标、创优目标的确定,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进行的施工决策。1、精心策划,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送审稿)、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对图纸逐步优化。(1)初设阶段软基处理的主要方式为碎石桩和塑料插板。考虑现场地势复杂,前期便道修建时间长,碎石桩和塑料插板设备进场困难。经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将碎石桩和塑料插板取消,采纳清淤换填等方式进行软基处理,提高效率、增加效益。(2)县道X239上跨绕城高速的南惠路天桥,施工图(送审稿)设计方案为拆除重建,考虑跨高速重建天桥安全风险大、措施费用高,经现场调查,距离天桥200m左右有一跨度13m的通道桥,与地方政府、设计单位积极沟通,将县道X239改移至该通道桥处下穿绕城高速。在施工图正式图纸中按该方案进行了设计。2、现场核对及补充调查资料项目进场后对线路进行了实地勘测和调查,包括自然条件调查分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获得了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特别着重对涵洞水路、及乡村道路顺接的调查,确保当地人民出行,减少矛盾点。3、编制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在项目开工前对项目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技术管理工作职责划分,并明确相应岗位(包括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试验室、测量、技术员)的技术责任制。确定了各部室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第2页共6页等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工程的特点及项目管理模式,制定了工程计量计价、现场签证、变更原始记录、施工组织管理、技术交底、施工测量、试验、技术档案等相关管理制度或办法,并汇编成册,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制度管人。4、施工方案编制了《高填方专项施工方案》、《抗滑桩专用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深挖路堑专项施工方案》、《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隧道爆破方案》等专家评审专项施工方案。(二)关键工序分析天台山隧道为控制性工程,三车道隧道,隧道Ⅳ级围岩占隧道79.1%,Ⅴ级围岩占隧道20.9%,隧道采纳三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洞身采纳复合式衬砌。根据**市强标要求台阶法开挖隧道应根据围岩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台阶下部断面一次开挖长度应与上部断面相同,且不得大于1.5m。Ⅳ级及以上围岩仰拱每循环开挖长度不得大于3m,不得分幅施工。仰拱到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Ⅳ级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