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英才计划[全文5篇]第一篇:丽江市英才计划丽江市英才计划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相结合,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留住四个环节,重点解决全市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特制定丽江市“英才计划”。一、经评审认定,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赠送一套18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分期安排100万元工作经费,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200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或相当于“长江学者”之类的人才,赠送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分期安排50万元工作经费,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100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人才,赠送10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3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8000元生活补助;省“百人计划”、“省突”、“省贴”和省院士后备人才,云岭教学名师、云岭名医等入选者,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赠送8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2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紧缺的全日制博士生,赠送6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1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助;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免费提供60平方米以下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在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紧缺急需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免费提供60平方米以下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紧缺急需的医学类、师范类或其它特殊领域的全日制本科生,给予2—3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有偿提供3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第1页共37页市国土局、市开发投资公司、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二、重点抓好教育卫生引才工作,力争全市每年引进名医5名以上,医学博士5名,医学硕士研究生2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50名;力争全市每年引进教学名师5名以上,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60名。大力探索高次层人才二次开发,重点做好退休院长、校长,退休名医、名师,军转医生、专家等引进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丽江军分区;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三、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不受每年公开招聘时间限制,同时可采用直接面试或考察的方式进行招聘。开辟引进人才职称资格评定特殊通道,可不受学历、资历和年度评审计划的限制,按规定考核认定。(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四、高水平建设“XX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丽江)基地”,鼓励支持市、县(区)有关科研机构、产业园区、各类企业、高校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站、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工作站和流动教学基地。每年支持建立6—10个各类专家工作站,对经认定的每年给予10万元—6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五、畅通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引进人才“绿卡”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出入境和居留、户籍办理、工商、税务、金融、住房、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外事侨务办、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六、突出需求导向、以用为本、开放引才,坚持与重大项目建设挂钩,健全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用人主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引才。民营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第2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