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为了学习借鉴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快XX县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几年来,在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提醒,相互交流科区计生工作经验、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的运用。在具体工作中实地操作了信息平台数据,对科区计划生育登记和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了网络管理,并与兄弟单位进行了详细的交流。通过几年来使用和多次交流,普遍感到,信息化管理使计生员开阔了眼界,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准确率和工作效力。同时分析我矿信息化发展工作与实际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学习借鉴有关单位先进经验,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此谈点体会。一、综采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主要特点介绍XX市直属单位为XX市矿业集团管辖。XX县区人员居住分散,以工人村为主,在镇里街道、附近乡村租房职工及家属为重点,全员纳为信息反馈人群,未婚青年应出具未婚证明。全部纳入计生信息网络管理。就综采一区而言,现有在册职工194人;其中,妇检38人信息反馈115人,男立户4人,夫妻在本矿其他单位15人,未婚青年13人,超龄8人,无配偶1人。支部书记与计生网员抓全面工作,队长保班组的政策。并且成立了科区计划生育协会,支部帮扶困难户结对子服务。计生工作已全面实施网络化管理,构建了矿与科区间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祁南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管理服务互动的工作运行新机制,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有力保障。1、矿计生办设立了计生信息网络中心,科区设立网络终端,全矿建立了统一的计生共享数据库。纵向实现了科区、社区(居村、单位)联网,横向实现了计生、和兄弟厂矿联网,建成了区域网,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在线管理与服务。全矿形成了完整的人口计生信息网络。2、利用人口信息联系平台,查询、下载矿、科区数据库信第1页共30页息,建立流入人员档案,对管理情况特殊的,通过信息平台不仅在内部可以直接调动人员,而且可向兄弟厂矿提交计生信息,并可对外地计生部门提交信息,还可协助公安机关查询嫌疑犯照片和个人资料,具有远程录入、变更、查询、汇总、打印等功能。由以前的人工为主改为网络为主,并实现了第一地点、第一时间,同步采集。有信息变更也可一次性操作成功。3、新婚信息由区计生网员通过信息平台录入男女双方基础信息,矿计划生育办公室就可查询,并纳入科区管理。出生信息由接生医院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根据生育妇女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登录网络,变更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等信息。孕情、节育信息主要通过矿计生办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的同时进行采集。派出所在办理新生儿入户时,查验计生证件,核实新生儿父母基础信息和婴儿出生信息,核实出生情况。及时了解育龄夫妇基础信息和婚姻、孕情、生育、人口流动等个人信息,实现了信息互馈,资源共享。矿、科区可随时上网查询。矿计生办开通了信息平台,职工查询输入“1”密码“1”即可登录,查询个人资料。4、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化给日常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带来方便。一是办理管理交接,对需要变更计生管理关系直接更改,接收单位根据提供的管理交接证明,核实后变更管理交接。二是浏览、查询和下载各类基本信息。科区基层计生人员可随时上网,按单位、住址或其他分类,浏览、查询、打印本矿及科区所有已婚育龄人员基础信息。科区可利用网络数据库基本信息打印管理服务档案,完全代替了手工书写。三是汇总各类基本数据。矿、科区可利用共享数据库,分类、分项汇总本矿、科区的各种计划生育基本数据。既满足了报表需求,又可以对育龄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二、加快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XX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结合科区现实情况,特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1、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议计生网员应予以配置专用电脑,便于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先基础,第2页共30页后应用”的客观规律,保证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规范化管理。改变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性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结果只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