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部署,推进我区绿色乡村、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文明乡村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载体,以创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为抓手,以开展垃圾、污水处理和改厕、改厨“两处理、两改造”为重点,以补齐其他重要设施短板为配套,以建立成本分担等长效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改变农民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动力,标本兼治,内外兼修,远近兼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二、整体目标到20XX年,培育创建100个以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引导1000个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要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民做饭、取暖、洗浴、如厕等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积极转变,农村田园风光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发掘和保护,环境卫生做到有资金、有人员、有制度等长效管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突显,美丽乡村建设达到新的水平。三、主要任务(一)集中开展“两处理、两改造”。1.垃圾处理。一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或处理)、县处理”的主体模式,配齐配足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立健全高效运行体制机制。二是引导和鼓励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建立村级可回收垃圾回收点和奖励机制,实现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三是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成本分担机制。第1页共8页按照“谁排污、谁付费,谁治理、谁收费”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垃圾处理成本和个体可承受能力,由各市、县分类确定农户、商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收费标准,确保垃圾处理工作正常运行。四是采取ppp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业机构等方式,整县、整乡、整村开展农村垃圾专业化运营维护管理服务。到20XX年,90%的县(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整县处理,我区申请通过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2.污水处理。一是根据农村地理环境和人口居住集中程度,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原则上城镇周边的村庄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收集处理;离城镇较远、地势较为平坦、人口居住集中的村庄,采取集中新建管网和处理设施的方式统一收集处理;地形条件复杂、居住相对分散的村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分区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收集处理。为降低成本、减少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要对建设方案进行科学比选,原则上处理方式能集中不分散,能大集中不小集中,实现处理系统安全、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二是科学选择处理工艺技术模式,现阶段主要以微动力一体化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水源地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等对污水处理要求高的地区,鼓励采取生物膜、净化槽等更为先进的工艺设备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偏远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采取无动力三格式化粪池技术设备进行处理,做到资源化利用。三是高质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综合考虑防灾、防冻、防渗、坡降、排水等因素,因势就貌搞好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规划布局和设计,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四是建立合理的建设管护经费保障制度,科学确定农户、商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等收费标准。五是鼓励采取ppp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业机构等方式,整县、整乡、整村开展农村污水专业化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服务。到20XX年,全区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3.改厕。一是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相配套,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阳光沐浴工程建设相结合,同步实施以室内第2页共8页水冲式“卫生厕所”为主的改厕工作。对中南部缺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不足等不具备水冲式厕所改造条件的,鼓励实施无水马桶等新型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消除露天旱厕。二是科学推进厕所改造,尽量利用原有洗澡间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