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人音版音乐四下《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2、通过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和初步倾听《森林的歌声》,培育同学对大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3、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育同学对节奏的创作能力、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师生、生生间的合作能力,并让同学初步感知“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找寻生活中“美的音响”的意识及欲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及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钢琴、节奏卡片(附点四分节奏、切分节奏)、录音机、存于电脑中的音乐、铃鼓、瓶琴、碗琴、每生一张歌谱。2、同学准备:每生带一支笔,再带上一份漂亮的心情。【教学过程】一、漫步音乐,营造氛围:1、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音乐声中走进教室。2、师生沟通: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是啊,现在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时节,今日,罗老师就要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二、音乐之旅,攻克难点:1、导语:听,小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呢!(师悄然播放《森林的歌声》)让我们放松心情,迈出轻快的脚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2、节奏练习一:XXX|XX|3、节奏练习二:X.X|X.X|4、练耳模唱,体会跳跃及柔美不同感觉的旋律。三、学唱歌曲,小溪叮咚:1、导语:哇,小溪的歌声真美呀,叮咚叮咚唱不停。让我们拿起歌谱,一起读题目。2、宁静倾听,在附点节奏下画上波浪线,把切分节奏框起来。3、听后反馈,并沟通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4、有节奏地念歌词。5、用“双簧”的形式,倾听老师范唱。6、填词跟琴演唱,困难句辅导。7、巩固歌曲演唱。四、乐器伴奏,再次创作:1、用自制的瓶琴为歌曲伴奏。2、用自制的碗琴为歌曲伴奏。3、在伴奏中,再次演唱歌曲。五、找寻音响,小结提升:音乐来自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附送:2024-2024年人音版音乐四下《彼得与狼》教案一、课题: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课)二、教学任务和要求:1、了解作者,感受《彼得与狼》的内容和形式,获得欣赏交响童话的知识和能力。2、这个寓言故事寓意深,它告诉同学: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具准备:1、录音带、录音机2、电脑课件四、教学过程1、复习谈话(6-8分钟):同学们,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人声演唱的叫声乐,一类是用乐器演奏的叫器乐。这是最简单的区分。那么,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可分为:歌曲(独唱、重唱、合唱)、歌剧、戏曲、舞剧;以及民间乐曲如:丝竹、吹打、说唱音乐;再就是乐器独奏、重奏、合奏、大型的器乐曲,有管弦乐曲和交响曲。今日我们要欣赏的这部作品就是交响曲中的一类叫交响童话,(板书课题)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花中亚细亚草原上》(苏.鲍罗丁),属同一类。2、导入新课(28-30分钟):①《彼得与狼》的作者是前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这是他创作晚期的作品。这个时期他力求音乐语言大众化,创作上出现崭新的面貌。同年5月上演获得一致好评。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②整个乐曲为自由进展的奏响曲式,呈示部有多个主题,但彼得的主题占突出位置,是全曲的主导旋律。展开部从狼的出现开始,并加入两个新的插部或主题—描写狼出现的部分和猎人的音乐,再现部从描写胜利队伍中的彼得音乐主题由圆号奏出开始。③听录音,同时电脑打出各种乐器图片:让同学认真听辨,视听统一,感受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人物及动物形象。注意:1、乐器音色和表现力。2、人物及动物的形象特点。A、长笛的高音区以它善于演奏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小鸟。C大调,4/4拍子。(略)B、由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略)C、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