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1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A发明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B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C寻找辩证法的实例。D非A非B非C。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A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B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C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详细措施。D非A非B非C。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深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增进自然研究工作。3科学哲学A的关键是科学措施论。B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C不是西方哲学的一种流派。D亦A亦B亦C。4科学知识的重要特性,在于科学知识是A系统化的知识。B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C分门别类的学问。D非A非B非C。??5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辨别A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B科学与伪科学。C科学与意识形态。D亦A亦B亦C。??6科学措施论中所说的可检查性,是指一种陈说或者其检查蕴涵A可以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B有也许被证明为错。C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D亦A亦B亦C。7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A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B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C非A非B。D亦A亦B。8真正的科学知识A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B具有也许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C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D均有也许出错。9重大科学成就,A必须具有主体际性。B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C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D是不可怀疑的。10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措施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毕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A不符合公开性原则。B不具有主体际性。??C违反了相容性原则。D亦A亦B亦C。11科学理论A均有其合用范围。B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C的真理性没有例外。D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12科学事实是A颠扑不破的真理。B客观存在的事实。C科学家们的约定。D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13进行思想试验,必须A做好完备的试验记录。B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C注意比较不一样试验之间的误差。D非A非B非C。14在相似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种现象的观测成果A是相似的。B是不一样的。C也许是不一样的。D非A非B非C。??15对的的观测A就是观测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B不受理论的影响。C不受动机的影响。D非A非B非C。16罗素火鸡A是对归纳主义提出的质疑。B是对归纳主义做的论证。C与归纳主义无关。D亦A亦B亦C。??17保证观测成果的客观性应当采用的措施是A排除一切先入之见的干扰。B注意反复观测。C尤其注意细节。D非A非B非C。??18在对科学理论进行检查时,应当A首先进行先验评价。B首先进行后验评价。C反对进行先验评价。D反对进行后验评价。??19可检查性评价是A后验评价。B对与否有特设性假说的评价。C对检查蕴涵的评价。D对背景知识的评价。20自洽性评价A是一种理论与对应的证据之间的比较。B属于相容性评价。C是理论内部与否一致的评价。D非A非B非C。21科学措施论中所说的简朴性,是指A科学道理要通俗易懂。B科学推理和论证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C科学理论的逻辑构造要尽量简朴。D非A非B非C。22当一种理论的检查蕴涵被确证之后,就意味着A这个理论被证伪了。B这个理论得到了一次确证。C这个理论被证明了。D非A非B非C。23当科学理论碰到问题时,一般的辩护方略是把问题转嫁给A观测。B背景理论。C辅助性假定。D亦A亦B亦C。24科学研究始于A问题。B理论。C观测。D争论。25修改科学理论时,应当A使其可以逃避检查。B使其在任何也许的状况下都可以被证明。??C防止增长特设性假定。D亦A亦B亦C。26有关科学家角色的意义,如下哪种说法不对的?A科学家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群体。B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C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D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27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目前: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28《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A默顿。B本·戴维。C科尔。D贝尔纳。29“大科课时代”的涵义是: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C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