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操作规程XGJZ-QOE-03-10-20041.0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梁、柱、板等钢筋工程的钢筋绑扎。1.1.1本规程引用了:⑴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⑵DB32/296-1999《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2.0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钢筋:⑴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⑵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测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强屈比)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b.(超强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⑶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还需作化学成份分析或专项检验。⑷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⑸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加工出厂合格证明。2.1.2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直径在12mm以下的钢筋。2.1.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50*50mm厚度同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2.1.4机械设备:切断机等。2.1.5工具:操作台、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钢卷尺等。2.2作业条件2.2.1钢筋进场检查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2.2钢筋加工前应先熟悉图纸和配料单(必要时可根据配料单,制作每一编号钢筋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作为安装中用以区别工程项目),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需要代换时,需得到设计人员的同意;2.2.3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加工单的要求,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脂、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应清理干净;2.2.4复核轴线、标高,做好抄平放线工作;2.2.5施工现场模板进行了预检,模板内的杂物已清除;2.2.6按要求搭好脚手架;2.2.7进行了技术交底。机械操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和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安全装置和维护方法。3.0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污染见图3.1所示3.2钢筋加工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3.2.1钢筋的冷拉、冷拨、调直、弯箍等工序通常由专业加工厂进行,根据配料单进行质量、数量的验收,分类堆放。3.2.2钢筋按设计和翻样进行加工,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图3.1钢筋绑扎、安装工艺流程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污染示意图⑴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⑵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成1350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⑶钢筋作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⑷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处,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钩的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并且不得小于钢筋直径;b.钢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0;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c.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2.3钢筋下料时应注意:⑴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c.当工程中确需增大接头面积的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