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一、填空每空1分1、新建、改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新建和改建线路验收时须达到规定的(行车速度)。2、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机车、车辆等设备、器材及其零部件,均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批准的类型及技术要求(制造)或(购置)。4、铁路用产品出厂时,须附有(合格证)、(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5、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须有(铁道部)统一规定的标记。6、一切建筑、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接近限界)。7、站内正线须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8、铁路技术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检修)与(保养)并重、(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10、铁路技术设备应经常保持(完整良好状态)。11、在铁道部指定地点,设(事故救援列车)、(电线路修复车)、(接触网抢修车),并经常处于整备待发状态。12、(机车)、(动车)、(重型轨道车)上均应备有复轨器、和铁鞋。13、机车、动车、重型轨道车上均应备有(复轨器)、和(铁鞋)。14、为了保证线路、桥隧的质量,应设(工务段)和(大型养路机械段),(线路、桥隧大修段)。15、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16、各级铁路的加力牵引坡度,内燃牵引的可用至(25‰),电力牵引的可用至(30‰)。17、客运专线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为(2800)米,困难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2200)米。18、车站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其坡度不得超过(1.5‰);在地形特别困难的条件下,经铁道部批准,允许将不办理调车或摘下机车等作业的中间站,设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并保证列车的起动,但两个相邻的中间站,不应连续采用超过(1.5‰)的坡度。19、客运专线铁路的车站,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特殊困难重要条件下,不办理摘挂机车作业的中间站可设在不大于(2.5‰)的坡道上。20、客运专线铁路的车站,困难条件下,可设在曲线上,但不得设在(反向曲线上)。21、在任何情况下,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的变动,不得影响(限界)。22、路肩宽度:Ⅰ级铁路路堤不得小于(0.8)米,路堑不得小于0.6米,特殊困难情况下,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路堤不得小于(0.6)米,路堑不得小于(0.4)米。23、路基两侧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铁路用地,以(保护路基)、(养护维修取土)和(植树造林)。24、铁路桥梁、涵洞及隧道,均应修建为(永久性结构),符合工程结构抗震要求。25、对全长(500)米及其以上的钢桥,直线上全长(1000)米及其以上、曲线上全长(500)米及其以上的隧道,须进行巡守和监视,设置照明、通信设备和安全警报装置。26、桥梁、隧道应按规定设置(人行道)、(避车台)、(电缆沟)、(电气化预埋件)及(必要的检查和防火设备)。27、位于城市居民区的桥梁及立交桥,应尽量用(道碴桥面结构),并设置(防噪声设施)。29、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等组成。30、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线路轨距容许偏差量为(+6,-2)。31、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mm,单线地段不得起过(125)mm.32、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非AT弹性可弯尖轨为45km/h)。33、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34、用于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12)号,在其他车站不得小于(9)号。35、在车站内,桥梁、隧道两端及进站信号机外方(100)米范围以内,不应设置道口。36、客运专线铁路必须采用(立方体交叉),线路两侧必须以(隔离栅栏封闭),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应采用(立体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