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班子换届指导意见为解决我县村级组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以及由此产生的“村官难选、村民难富”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行农村党支部联建并对部分村委会规模进行调整。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村级组织运行效率,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为目标,坚持支部联建、村委会规模调整和“两委”班子换届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支部联建,调整村委会规模,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倡“两委”班子强、经济实力强、规模大的村,同地域相邻、“两委”班子弱、经济实力弱、规模小的村联建,实现规模联大、班子联优、实力联强。班子软弱涣散的村、规模小的村要作为联建的重点。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原则上不再单设村级组织,必要时1000人以上的村也应列入调整范围。一般情况下,以3个以上村联建合并为宜。准备实施联建的村,相邻两个村的距离应不超过2公里。少数民族聚集村、历史上有积怨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规模较大的村,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可暂不进行联建和规模调整。(二)尊重党员、群众意愿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注重历史沿革,考虑区域联系,坚持宜联则联、宜并则并。支部联建方案要经村党员大会讨论,规模调整方案要以逐户走访的形式进行全民公决,在大多数党员和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实施联建和规模调整。(三)积极稳妥的原则。支部联建和规模调整既要抓住时机,积极推进;又要实事求是,扎实稳妥,避免简单行事,造第1页共8页成不良后果。(四)依法办事、确保稳定的原则。要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办事,加强领导,严格程序,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确保实行支部联建和规模调整的村,干部群众思想稳定,村级工作正常运转。(五)着眼发展的原则。要把“四个有利于”作为支部联建和村委会规模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要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三要有利于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精减村干部职数,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解决村级班子软弱涣散问题;四要有利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行联建和规模调整的村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一般不另建新的办公场所。三、程序步骤支部联建、村委会调整规模和“两委”班子换届,涉及到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敏感性强,一定要精心组织、严格程序、细致操作。整体工作分三个部分进行:(一)党支部联建从**年10月下旬开始到11月底,基本完成支部联建工作。具体分三步实施:(1)调查准备阶段。各乡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辖区内各村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摸清各村的规模、班子状况、经济发展情况、财产状况等,制定初步联建方案并报县委。支部联建应着眼于村委会规模调整和“两委”班子换届,支部联建的范围一般应与村委会规模调整的范围一致。初步联建方案经县委原则同意后,各乡镇立即将村里的经济合同、协议等重要文书资料以及党支部、村委会公章收回乡镇统一管理。需要使用公章处理村务和办理村民事项时,由村干部带领有关人员到乡镇办理。乡镇党委要责成专门人员对公章进行妥善管理,特别是对使用公章处置集体资产、签定经济协议等,要严格审查、严格控制。要突出做好农村干部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认识,第2页共8页形成共识。(2)组织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有三项。①各乡镇的初步联建方案经县委原则同意后,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讲明支部联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并组成支部联建工作指导组,深入到拟联建村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党员大会,结合各村实际,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清形势,理解和支持这项改革,讨论联建方案,形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