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五下《凸透镜》精致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3.科学知识: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同学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准备:放大镜、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记录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谜导入:同学们,老师今日特意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请看——(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觉成绩大。)同学自由猜谜。(放大镜)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引导和评价。你想知道放大镜有哪些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识凸透镜板书课题《凸透镜》。【先让同学猜一猜,并以此为引子,便于在课堂中引出“放大镜”,激发同学探究的欲望】二、自主探究,汇报沟通活动一:亲热接触,认识凸透镜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请大家认真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那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认真。(1)同学分组观察:(老师随机指导)【此观察活动大约需要3—4分钟要保证给同学充足的时间,直到每一同学都认真观察一遍,以满足同学的好奇心】(2)同学在小组之间互相沟通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3)同学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同学沟通:1中间厚2边缘薄3有的中间厚度大、有的中间厚度小4透明)预设: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觉,这些放大镜虽然有的中间厚一些,有的薄一些,放大镜由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镜片的共同特点是: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板书:凸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关于凸透镜的知识。活动二: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刚才同学们可能还没玩够吧,老师想问一下,以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会有什么发觉?每一个小组商量一个玩的方案,在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要及时记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自己的发觉。同学分小组协商、分工、进行探究,记录。气氛活跃,热烈。老师在小组内巡视,【提示: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1、同学分小组讨论凸透镜放大和聚光的作用(1)约十分钟后,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发觉:(老师根据实际情况(1)和(2)可先后随机)预设1:看来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真真切切得体验了一下,得出这么多的经验来,有的同学利用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变得很大。有的同学透过放大镜发觉自己的钢笔、尺子等身边的物体都变大了,有的同学还看了自己的手,发觉都比原来大很多倍,哇!同学们的发觉真棒呀!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师板书:放大预设2:你这样拿着凸透镜对着太阳,发觉太阳光透过凸透镜片后形成了一个光点,把火柴放到光点处,过一会儿,火柴着了。火柴着了说明光点处的温度——(高)。那我们能不能拿着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不能)会怎样?(灼伤眼睛)能不能拿着放大镜在易燃物品旁做这个实验?(不能)课后大家可以在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做这个实验,看看会有什么更多的发觉。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凸透镜还有聚光的作用。师板书:聚光小结:看来,玩中真有大名堂!通过玩,我们发觉了凸透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你们真棒!【设计意图:让同学真正参加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同学根据自己的发觉,总结放大镜的放大和聚光的作用。】2、小组实验讨论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咱们继续来尝试一种新的玩法,好不好?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实验器材每四人一组,每组的实验装置为:蜡烛、火柴、凸透镜、纸屏、小瓷盘。一张记录卡。)(1)实验指导:1)大家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实验,注意相互合作,分工明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