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项目总建筑师全过程负责制——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工程管理区总体设计回顾——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张佳晶前言:在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工程的项目中,管理区是整个港区的“电脑”,它起到了整个港区智能化、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作用,也是港区建筑体最集中的部分。为了突出“现代化港区”的特点,无论从管理方式、环境规划以及建筑形式等方面,港区指挥部都要求在一定的造价控制下,以“项目总建筑师全过程负责制”的新操作方式来完成和体现港区的特征。经济性及实用性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原则。设计的背景任何建筑与规划在不同的背景和场合下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进展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决定这一切的除了建筑师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外,作为甲方及业主,他们所能营造的运作方式更加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当时在与甲方的总指挥的初步讨论中,体会到了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的港区建筑应有的气质和体现的精神;而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低造价控制下建筑师应该知道将来建成的样子和采用的技术、材料以及营造的方法。外四期(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工程)的管理小区是偌大的港区场地中的主要建筑体,虽然占地有40000平方米之多,但是在港区如此超凡的尺度中,与城市普通近郊区的同等面积所带来的“尺度感”明显不同。管理区是由港区管理公司和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四家单位组成,计划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传统港区(如外二期)的管理区设计注重每个建筑的营造,以标志性建筑作为管理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区的核心,但在外四期的设计中,指挥部的各部分负责人在与设计师的讨论中,都感觉的到,由于每一个建筑的面积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由于港区的宏大尺度是一种非常规感受,因此这种普通方法处理的方案显然就不合适了。所以,在外四期的管理区设计中,应突出的不是某一栋建筑,而是由“建筑群”所限定的空间。在我们介入之前,指挥部曾经组织过一次管理区的建筑方案投标,对当时其它设计单位提交的方案,几个专家的统一评价是:“小地块”上设计“大建筑”的手法不能同样适用于如此宽广的基地,况且建筑的总面积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简洁宏大的建筑语言似乎与港区更加匹配一点。我们设计公司的介入是指挥部经过仔细考量的结果。当时我们提出的规划及建筑的手法是:统一尺度、水平线条及建筑物整合。这种非常肯定、直白的规划手法,既能提高现代化港区的效率,又能凸显现代化港区的国际化色彩。选择的方式“”项目总设计师全过程负责制度是一种新的设计操作方式,它可以将方案设计与方案控制成为顺延的有机体,能更好的使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并合理利用了不同设计团体的优势。从中交水规院到高目建筑设计公司,以及中元国际工程设计院的配合,体现了这种设计操作方式的优点,尤其在以高目建筑设计公司为核心的管理区设计中。港区指挥部能选择这种方式对今后的同类项目建设将起到非常深远的意义。总体的构思由于港区的主要功能是集装箱港区,属“生产经营性”的区域,所以管理区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必须符合这个大区域的特征,那么设计原则就是功能至上,用最普通的材料创造合理的功能布局及别致的外观和环境。合理整合的功能可以提高管理区的工作效率;统一的建筑语汇使每个建筑和构筑物之间产生一些适当的协调关系。区内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的建筑物的性质及地位是有所不同的,如何在设计中既有主有次,又能风格统一呢?这需要用尽量明确的手法来肯定的表现在总体规划及建筑物上。将集调中心及生产辅助楼作为相对主要的建筑物(“一”字型布局),与相对次要的一关二检办公楼(“E”字型布局)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L”型空间,每个单体之间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都非常明确。(见图一)高度与比例的统一容易形成“场所”的气氛,15米的高度是这个区域适合的高度。虽然每栋建筑的层高不同,但是利用不同功能空间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