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对策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妇女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新农村之新,不仅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而且最核心、最关键还是新农民。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失去了根本和基础。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各级妇联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培育新型女农民的重要意义。妇女的观念、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其所在的家庭和农村的发展,也关系着其子女的未来前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___镇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比较早,04年参加各类技能培训3115人,女性1881人,05年2457人,女性1508人,06年上半年814人,女性604人。自04年以来,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工作局面。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急需解决。一、基本情况___镇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全镇24个村,共有32745人,就业情况:女16527人,实地女性9744人。受教育情况:小学文化程度10623人,占总人数的64.3,初中文化程度4573人,高中文化程度531人,只占总人数的0.32。大多农民从事雕刻、刺绣、缂丝等家庭作坊,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但随着___镇经济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动迁工作的不断开展,本镇的失地人员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失地女性的增多。原有的农业和手工等传统的就业方式不再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收益不高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能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更是第1页共9页少之又少。目前,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的都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还有7.5%是文盲和半文盲,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是妇女劳动力,她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妇女受教育情况还远远低于以上指标,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如果不努力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不能让妇女的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管理能力等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建设新农村只能是一句空话。二、当前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情况及初步成效1、创办___镇技能学校培训基地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必须要有成人再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场地。为此向党委提出了这一设想,要求建立技能培训基地--___镇妇女学校。20XX年1月份,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8万元增添了25台电脑等教育设施,创办了“___镇妇女学校培训基地”,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培训的平台。2、通过树立典型,培训多样化方式来转变观念就业培训方式从去年的传统版书到今年的多媒体教育,到现在的“听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创业篇”。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业典型,我们邀请了本镇的摆水果摊的新市民安徽籍的苏启兰,单亲家庭___宾馆的张丽珍这些活生生的典型的创业例子,更快速的转变了农村妇女的创业意识、激发了她们的创业激情。培训内容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6到60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18项技能培训,和“多姿多彩的培训,总有一款适合你”、“从小学技能,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活动。今年还开设一系列的免费技能培训如:创业培训、电脑初中级、办公室文员、家政服务、十字绣、珠绣、丝网花等等。清楚的记得的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一位学员说的话“拿到结业证真的好有成就感”。其实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代表学员的心声,而且也说出了我们培训班的心里话。使广大农村妇女逐步树立不等不靠,知识改变命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到目前为止共培训118期,3993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第2页共9页3、整合力量,分类培训,充分挖掘农村妇女培训新路子各级妇联紧紧抓住培训这一核心环节,一是强化培训基础服务工作。以被征地妇女为重点,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