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与投入公共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团结人民力量,获得稳定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多次通过财政政策及行政方法为我国的农村公共建设创造可发展的条件。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源泉,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撑,对于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其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和核心力。加快公共文化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有阶段。而在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城镇公共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弊端。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1.数量少,种类偏单一,内容不丰富。我国由于农村外出务工及外出求学的现状十分普遍,且短时间内仍是农村发展的主要阶段。因而可以从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员数量偏少;农村的各项设施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公共文化的开展主要是以本地的人自发组织为主,缺乏丰富性。而且农村各项设施处于没有或者荒置的现状比较严重。文化较城镇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文化引进及学习的机会或者基数较少,造成了其现有的公共文化数量少,种类单一,内容不丰富的现状。2.年龄偏大,素质相对低,缺乏优秀人才。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方面中,留守老人或妇女儿童成为农村现有的主要劳动力,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迫于生存及生活的压力,现在许多妇女也迈出家门,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又一支撑。目前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及求学人员在外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适应了外地的工作环境,生活氛围及学习条件,而选择了在外地生根落户的现状十分普遍。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使得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员年龄偏大,素质较其它地区相对较低,无法为公共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3.影响范围小,人民参与性差。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的频率低,人数少,加上投入的经费也是有限,造成了其影响范围较小的现状。有些文化活动虽然开展,但也只是处于自娱第1页共4页自乐的层面,并没有起到其应该具有的影响力。因而人们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也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甚至有人宁愿在家呆着也不愿意去参加这些活动,可见人们的参与积极性比较差。4.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正规机制。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极少开展,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文化活动,有的地区有文化活动也只是一年开展个一两次,且每年如一,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目前许多地区存在着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正规的机制。二、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因素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因素。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而且大部分地区处于荒置状态,更不用说文化建设了。另外政府虽然对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应用于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可以说少之又少。因此,农村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而且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等都是造成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因素,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痛点。2.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是农村公共文化停滞的主要因素。农村文化的建设是振兴农村的主要策略,是缩小城乡差距战略性目标。但由于我国农村的体制不健全,特别是缺乏振兴文化的机制和缺乏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都导致了农村文化的体制落后,特别是偏远乡村的文化建设。例如: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文艺表演队,休息园区等的设施投入比较薄弱,要求我国必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的体制,增加投入经费。3.农村留守现像严重,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因素。要想改变农村文化的现状,需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宣传力度外也要使村民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乡村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保护力度很薄弱,主要是大量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得本地区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和改变现有人们的关系才是挽留人口流失的重要举措。三、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策1.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政府及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第2页共4页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当作政府首要解决的重要难题,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寻找适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道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