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三上《校园里的小动物》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兴趣。2、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准备:1、老师提供两种动物,供同学观察。2、观察记录纸。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还记得你找到了哪些吗?其中小动物有哪些?二、组织探究活动1、幻灯片出示校园里常见的几种小动物(金龟子、椿象、螳螂、七星瓢虫、蚂蚁、毛毛虫、蝉等)2、简单介绍金龟子的身体结构、种类及生活习性。教会同学按这几个方面去探究小动物。3、今日我们要认真探究的是蜗牛和蚂蚁,首先是蜗牛。(1)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师生讨论后总结出:A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B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损害;C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觉更多的特性(怎样出壳、怎样爬行);D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画的时候不光要画它的外形,还要标清它身体的各个部分,一定要画的“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2)同学观察、记录、展示、沟通。(3)讨论蜗牛的食性。(4)讨论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应。4、观察蚂蚁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5、播放蜗牛和蚂蚁的视频,让同学全面的了解这两种动物。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1、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蜗牛、蚂蚁,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同学小组内讨论、沟通。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3、同学活动。4、同学汇报,沟通分类依据。五、总结补充讲解英国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同学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究生命世界的神秘。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小动物蜗牛蚂蚁身体结构种类生活习性教学反思:现代学习观充分重视实践活动对同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进展价值。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既富有教学价值,又带又情感色彩地实际操作情景。让同学在其中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从而强化学习成功,为他们带来欢乐,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的、同学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同学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同学、教材、老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同学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育同学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沈茂华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三上《校园里的小动物》表格教案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校园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教材分析这一课与上一课两课在过程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上基本相似。本课选取的观察对象可以选择的。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观察蜗牛和蚂蚁的方法,都涉及捉、看、讨论三个方面,主要引导同学认识和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这两部分课文指导较多,呈现“扶”的状态,观察讨论其他动物呈现“领”的状态。讨论小动物的共同特征,实际上师引导同学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安排观察讨论基础上的动物分类,再次对“分类”技能进行训练。教学时要注重记录、描述能力的培育,引导同学懂得在科学探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因为它们师得出结论的依据。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兴趣。2.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兴趣。4.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科学知识: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