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走访中听到一些党员干部的议论,他们说现在是“民富村穷、民横官熊”。这句话虽然反映出个别干部存在缺乏群众感情、消极抱怨的问题,但也说出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村穷”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大部分村集体缺少公共积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村甚至负债累累。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服务民生等大的政策背景下,农民群众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薄弱的村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愈发突显。这一矛盾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另一方面,使一些干部因为没钱办事而变得无所事事。“民横”是当前基层民主政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尤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要求镇、村两级组织的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如果说“催粮收款”、“扒房牵牛”体现为当年的“官横”,那么目前一些群众搅局“一事1一议”、动辄越级上访反映出的就是“民横”。这些问题一方面弱化了村级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干扰了正常工作和惠民利民项目的开展。“官熊”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观念守旧、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一些党员干部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富小家、忘大家。二是一些老书记、老村长群众威信高、但创新管理的能力低,缺乏依法办事、民主治村的意识;一些年轻干部干劲有余、威信和经验不足,缺乏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一些基层组织执行上级政策不力,有的不学习、不研究,执行政策走样;有的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交差了事;甚至有一些干部谋求私利,导致群众不信任,影响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的开展。四是第1页共3页一些基层组织的带动、领导能力不强,不能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工作,基层组织成了摆设。这些问题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平民化,使我们的基层组织离群众越来越远。总结以上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一语中的,那就是在农村基层组织,我们也实实在在地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正确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村穷”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立足当下应该反思我们谋划农村发展的能力;“民横”虽然是群众素质提升问题,但反思自身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还不到位,对中央和上级的要求还没有落实好,对群众还缺乏信任和感情。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主动正视矛盾,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和富民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的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为此,我认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把联系群众工作落实好。这段时间市委开展了“三帮扶”、“双促”、“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我想这些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先争优活动而活动,而是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基层缺思想、缺人才、缺钱缺物,上一级干部的包保无疑会在思想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扶;另一方面,面对基层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上一级的领导干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本职岗位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出台好的政策、好的措施、好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为群众和基层服务,而不是群众和基层“被”服务。只有这样,我们谈创新社会管理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老百姓对干部下乡有个总结“以前下乡到田边,现在下乡一溜烟”,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否把这些联系群众的活动坚持住、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暖民心,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二是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好。自去年起全省在农村实施了第2页共3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活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党员群众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党员干部有家了、群众活动有窝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