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08年度申请指南及基金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依托,是2000年在其前身物理海洋学研究室(1957-2000)和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实验室(1989-2000)合并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开放研究实验室基础上成立的。该实验室在海洋环流、陆海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地位。以南海暖流、东海冷涡、浙江沿岸上升流、棉兰老潜流等重要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学术成果,不但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带动性,促进了我国海洋环流、陆架中尺度过程等研究的开展,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和影响。进入科学院创新试点以来,该实验室继续发挥已有基础和传统特色,聚焦于海洋环流动力学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海洋波动及其与其它海洋动力过程的耦合作用、海洋环境的遥感探测与数值预测方法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新的创新性成果。在中科院三期创新和在未来的发展目标中,本实验室将面向国家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战略需求和国际物理海洋科学的前沿,以不断加强物理海洋科学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中国科学院“资源与海洋基地”建设为契机,进行物理海洋科学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为我国国家安全与权益、经济建设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成为我国物理海洋研究重要方向上发挥引领作用的研究群体,并成为在这一领域具有世界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物理海洋科学人才基地的优势地位。开放基金资助对象为具有中级职称(助研、讲师或工程师),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获得一定工作经验的科研、教学及技术人员。开放基金鼓励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教学及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来所从事短期研究工作,通过利用我室仪器设备、观测资料、计算资源,或与我室进行合作的形式,前来从事研究工作。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一、本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环流动力学过程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开展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环流变异及其对全球及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的研究,阐明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环流动力学过程对东亚海洋-陆地-大气耦合系统的贡献;开展中国近海关键环流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其它海洋过程的影响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为研究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提供物理过程和背景信息;开展中国近海及邻近大洋海洋环境要素场以及中尺度现象的探测、分析与预测,满足国防建设的现实性与前瞻性需求。2.海洋波动及其对其它海洋过程的影响开展非线性海洋波动与海洋混合研究,揭示海洋波动非线性演变规律及非线性海洋波动在海-气界面和海洋内部交换过程及海洋混合中的作用;开展多尺度海洋波动相互作用机理及预测理论和方法,探讨不同尺度海洋波动相互作用机理、预测方法及在海洋环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开展重大海洋环境灾害机理、预测方法与风险评估研究,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和方法储备。3.海洋环境的遥感探测与数值预测方法开展海洋遥感机理和海洋要素遥感探测方法研究,建立包含多种散射机制的全极化海面微波散射模式,提出极化和干涉雷达测量海洋动力要素的方法,探讨水色遥感繁衍方法;开展海洋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探讨卫星成像资料海上目标(赤潮、溢油、船只等)识别方法,卫星海面高度异常及全球海洋环流结构特征、变异与机理,卫星遥感资料在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作用;开展海洋数据同化与数值预报方法研究,提出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要素的模拟、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式,遥感资料分析方法和遥感同化数值模式。二、2008年度开放基金指南资助主要研究内容1.海洋环流及其气候环境效应2.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与预测3.海洋遥感应用4.海洋数据同化与数值模拟方法三、开放基金课题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1.申请人根据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