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分析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04:31[摘要]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期向我国工人阶级过渡的新群体。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的新产业工人,并且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完全应该享有传统产业工人的地位。但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旧体制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使得农民工与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却由于农民工的加入而出现了两重化。[关键词]农民工;新式工人阶级;两重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随着他们的影响与作用的扩大以及他们所受到的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甚至是焦点问题之一。因此,科学地认识农民工的地位,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承认农民工是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农民工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这一名称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他们在家乡或多或少地有些承包地,不过他们本人已经基本上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但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他们依然被认定为农民;第二,从职业看,他们主要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人;第三,他们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常年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给农民工做如下定义:农民工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农民在有了承包土地后又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工人,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其社会身份依然是农民。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虽然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但却不能融入工人阶级队伍,只能以农民工的身份存在,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个独立阶层。这些工人与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同,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经济地位。从双重身份来看,他们既是拥有承包地的农民又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工人;从双重经济地位来看,他们既拥有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民所享有的其他权利,如在计划生育上的特殊照顾,又在农业收入不足以弥补生活需要的情况下进入城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拿工资收入的工人。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二、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式产业工人传统工人阶级,是指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中工作的工人,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有较好的福利和保障,有高于农民阶级数倍的工资收入。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只存在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在当时来看,工人和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还是被用制度固定下来的一种身份,这种制度就是户籍管理制度。它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划分为两个在权利、义务和社会保障上完全不平等的社会集团,这种身份具有较强的先赋继承性。与户籍制度相联系,城市不仅实行统配统包的劳动就业制度,而且国企职工还享有各项福利及劳保待遇;而农民则被限制在农村,实行自然就业,几乎没有福利与保障可言。在这种制度下,农民要想改变身份转化为工人只能通过国家的计划招工。但国家当时向农村下达的计划招工指标非常有限,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工人是工人阶级中的少数,而且农民一旦被“招工”,他们就会获得城市户籍,其身份和职业也会立即发生改变,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各种福利待遇。在这种方式下,被“招工”的农民很快融入工人队伍,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因此,这一时期不存在工人阶级队伍两重化问题,存在的是工农差别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转化为工人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民向工人的转化在方式和途径上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较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其结果自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