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思考1前言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问题和紧迫性。文章就此对如何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逐步形成浅显的一管之见。这些思考和看法,仅为个人拙见,仅供参考。2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义从农村集体经济的组成上来讲,农村“三资”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农村经济的全体成员拥有其所有权,因此,要想更好地让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对农村“三资”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将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有效缩短,还能对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现阶段,农村“三资”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影响,首先,它对利用集体资产的效率能够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让农民的合法权益受损,甚至还能左右村集体和干部的权威性;其次,农村“三资”管理的水平对于建设廉政农村以及政府形象的树立同样有着较深的影响。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3.1对“三资”管理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体现在:部分民众认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农村没有多余的集体资产进行管理。抑或,有民众认为,当前“村民自治”的大环境下,集体资产无需管理。甚至有民众这样认为,“三资”管理涉及内容多,关系问题复杂,管理难度大,无需涉足。这些思想的作祟,导致“三资”管理重视不够。实际上,说到底还是认识上的不足,尤其对“三资”管理是彻头彻尾关系到三农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3.2“三资”管理基础建设薄弱。“三资”管理基础环节薄弱,管理工作失去根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极为普遍。体现在:第一,在岗会第1页共4页计人员综合素质差,年龄偏大,尤其专业知识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第二,台账管理不善,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第三,“三资”摸底不清。资金、资产的管理还好些,但是资源的管理模棱两可。尤其对四荒等地的管理不善,确保必要的台账登记制度,更没有合理的产权证明,导致摸底不清管理不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制约着“三资”管理的高效性,不能清楚地衡量“三资”的收益。3.3“三资”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三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民主管理程度不高,合同签订不规范,投标招标不规范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集体权益得不到保障,而导致集体资产有强占强用的情况。财务公开是“三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不公开“三资”信息,不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甚至随意处置“三资”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不顾及集体利益的短期牟利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4解决问题的发展建议4.1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很重要和关键。从农村发展大局来看,“三资”管理关系到农村改革的走向,关系到农村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此,对“三资”管理,无论哪一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系统来抓。同时,注意“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不断完善对应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4.2夯实“三资”设施基础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三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环节和内容居多,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具体一些基础性的环节必须要得到正视和完善。4.2.1财会队伍建设是基础保障。现阶段,农村地区财会队伍建设紊乱,严重影响“三资”管理的质量。突出体现在: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大,每遇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就会对应调整一批财务人员。另一方面,综合业务水平低,这体现在: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导致不能很第2页共4页好胜任此项工作。对此,一方面,逐渐稳定财会队伍,不要随换届班子随意调任。同时,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加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