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媒体时代的三屏融合播控平台建设作者:张秋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工程师林奥杰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关键词:云计算广电私有云新媒体三屏融合播控平台摘要:根据“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技术系统”的发展战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确定了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现代、国际、综合传播体系发展方向,确定了从传统媒体、单一媒体向新型媒体、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国际台全台上下已经对技术在媒体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达成了共识,对技术平台的未来发展更是有了清醒的思路。国际台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支撑现有多媒体采集、制作和发布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了拥有广电特色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私有云”平台;目前正在通过不断扩展建设“私有云”平台,实现对所有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制作和发布的支撑。未来将一方面构建国际台自己的,面向“三位一体”媒体构架的“扩展云”——新媒体时代的三屏融合的播控平台,为各种新媒体提供不同承载方式的传播手段。另一方面推动相应技术在合作单位的推广应用,为形成“云连云”的沟通合作平台进行技术储备,目前这种合作已现端倪,服务于内容交换和共享的“广电云”雏形已经呼之欲出。正文:一、云起——平台建设的思辨1.1背景“建设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传媒,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中央、中宣部和广电总局领导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要求,也是国际台自上而下已经确立了几年并不断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纵观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和国际台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得国际台走过了从开展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业务,到涉足以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电视为依托的新媒体业务,到拓展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历程。如何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变?如何在现有事业体制、机制下调动全台力量在做好已有媒体工作的同时发展新媒体业务?成为国际台领导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于是构建面向所有媒体业务,实现多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的统一技术平台,作为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被提了出来。1.2思辨通过构建一个“大平台”来增强新兴媒体的发展活力,并推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信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融合,而国际台原有技术体系完全是传统音频、视频和网站各自独立的,在新的“大平台”设计上,就面临以下抉择:1、系统群与平台延续原有思路建设一个巨大、分立的“系统群”,还是大破大立,有机整合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平台”?2、“岛”、“群”与“云”依然各个业务系统,独立成为孤岛;还是根据业务形态,将一条业务线做成一个群;或者通过面向服务的框架(SOA)体系开放接口,将计算能力、存储、网络等IT基础架构统一,并在其基础上构建国际台“私有云”?3、完全封闭的安全与确保安全的开放视互联互通为安全的大敌,与互联网隔离、让系统基本封闭在资源、信息真空的环境中;还是通过安全级别的划分和安全策略,确保一定安全保障下的开放及便捷?4、“死的”系统与“活的”平台建设完成后就“交钥匙”,不具备根据业务变化调整的能力的“死的”系统;还是可以根据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驱动,可以不断扩展和变化的“活的”平台?1.3结论通过思辨的过程,根据国际台多媒体全业务的要求,分析认为:1、多媒体全业务各流程关联度高,不是孤立的;2、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平台,而不是多个系统;3、为了提高内容生产能力,需要内部、外部大量的信息;4、平台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拓展需求;5、需要持续开放改进。据此,确定了技术建设的明确方向:要通过技术整合,打破原有多个孤岛式的技术系统,建立多种媒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统一技术系统。同时配合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业务开发,对国际台丰富的传统媒体内容资源在新媒体技术平台上多次发布,复合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实现不同形态媒体的相互渗透,形成集约化运作模式,取得规模化传播效应。二、云成——私有云“大平台”国际台从2006年底开始按照新的建设思路开始组织...